前台大醫送上「Delta懶人包」 哀嘆:該來的總是會來

上報快訊/黃予萱    2021年09月07日 17:31:00

新北板橋區某幼兒園群聚案已累計15人確診,外界都相當關注即將於8日出爐的基因定序結果。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7日臉書發文,劈頭就哀嘆一聲「該來的總是會來...」,並送上「Delta變種病毒懶人包」。他坦言,若是基因定序結果確認是Delta病毒,那該病毒大概已經進社區一陣子了。



 



陳時中7日在記者會中表示,新北幼兒園的病毒基因定序,要8日才會有完整結果。整體指向是Delta或其他的病毒株,而現在的結果幾乎能確定不是Alpha,就台灣目前的變異株來看,大概就是Delta、Alpha這兩種,所以推斷Delta的可能性較高,但也不排除是其他變異株的可能性。



 





 



林氏璧說,「唉,如果是Delta,那Delta大概已經進社區一陣子了」,但他強調,這也不是世界末日,他曾說過多次,總有一天Delta會進來,總要對它做好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Delta變種病毒株自5月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告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之後,短短2、3個月幾乎席捲全球,成為最新的主流病毒株。林氏璧整理了Delta的8大可怕特性如下:



 



第一,Delta變種病毒株比英國Alpha變種病毒的傳染力多5成,R0值估計高達5至9,也就是在沒有疫苗和NPI的狀況下,一個人可以傳給5至9個人。



 



第二,由於Delta傳染力大增,疫苗覆蓋率加上自然感染者,需要到9成才能抑止大量流行。甚至更高。



 



第三,不管是否接種疫苗,遭感染後,鼻咽的病毒量似乎差不多高,都有機會傳染給他人,此一發現也讓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重新發出口罩令。不過,後續有研究打疫苗者,病毒量下降較快,傳給他人的機率也較低,但已沒有之前Alpha可看到的顯著下降。



 



第四,有研究顯示Delta主要症狀是頭痛,再來是喉嚨痛、流鼻水和發燒,症狀相當類似「重感冒」,相比之下,之前較典型的咳嗽和嗅覺、味覺改變則變得比較少見。



 



第五,沒打疫苗的成人因Delta造成重症、住院的機率是Alpha的2倍左右。兒童和青少年的話,根據美國資料,感染後重症、住院機率沒有增加,但因為其傳染力增加,染疫的分母增加,所以美國兒童、青少年總住院人數是增加的。12至17歲沒打疫苗者,住院機率是有打疫苗者10倍。



 



第六,新冠疫苗對Delta的防護力的確較差一些;根據英國公衛部資料,完整施打兩劑疫苗,能對Delta提供81%的防護力,但若只有接種一劑疫苗,則防護力降為33%。不過,世界各地陸續看到疫苗在施打兩劑後,隨時間過去,對Delta的保護力在下降,因此正在研究是否需要在6至8個月後,注射加強針booster。



 



第七,對於防止Delta的重症和死亡,各種疫苗都還很有效,且是打一劑就已有一定的效果,林氏璧認為,這也是「台灣追求第一劑覆蓋率還是有其意義的理由」,但在Delta的時代,打疫苗的意義,比較重要的還是防止注射者本人不要重症,而之前期待的「比較不易傳給他人」,在Delta上看來已不是這樣的故事了。



 



第八,在美國和英國,主要造成此波疫情的還是沒施打疫苗的人,特別是重症和死亡者。根據英國研究,打疫苗後,還發生的突破性感染較多為無症狀,症狀較輕,也較少後遺症和住院。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