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苗施打越來越普遍,對於混打疫苗一說,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12日建議,民眾不要混打不同廠牌的新冠肺炎疫苗,並稱這是一個「危險趨勢」;但國內毒理學專家招名威則認為「混打疫苗應該是未來的趨勢,但不會是現在。」
招名威13日一早在臉書發文,「到底哪一種組合最好?AZ+BNT、AZ+Moderna、BNT+Moderna?」招認為,混打疫苗應該是未來的趨勢,但不會是現在。他進一步解釋,目前人體數據不足,有的大多都也只是小規模的實驗室文獻,而且量測標準也沒有SOP,較可信的是以「免疫橋接」的方式量測血液中抗體濃度。
招名威說,目前初步看到的結果,大概就是兩個疫苗保護力相加除以二,以AZ(70%)+BNT(95%)為例,保護力約為85%上下。他認為,既使世界上已有小部分的人確實混打了疫苗,但要真的可行,衡量標準就要明確,包括合併使用的安全性和保護力,且應該要像臨床試驗一樣嚴格才行。
招名威說:「綜觀全球,目前並沒有這樣的機制出現,再說,這也不易執行,因為以商業佈局來看,沒有哪一個藥廠願意把自己既有的市場,分一塊出來給別人去佔,而且技術層面上,很多國家的經濟條件,也不是這麼適合使用冷鏈技術,所以要混打,恐怕不是自己嘴巴說說這麼簡單,最後搞不好又淪為幾個有錢國家營利的手段。」
對於疫苗混打,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12日在線上簡報中說,「這是個有點危險的趨勢,就混打疫苗而言,我們處於一個缺乏資料和證據的領域」、「如果民眾開始決定什麼時候(混打)、誰將接受第2劑、第3劑和第4劑,那麼這些國家的情況將非常混亂」
但招名威認為,病毒變異速度之快,混打疫苗勢必是未來的趨勢,但若要每一家廠商都跟上病毒突變的速度來生產新疫苗,難度不低,再說各廠商都要投入為數不少的研發費用,若再考慮到失敗率,真的有點不切實際。招名威建議,既然病毒已是全球性的議題,倒不如分工合作,整合跨國、跨技術平台共同開發,還比較可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