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10周年】林飛帆、魏揚出席晚會 經民連籲新國會「拒絕重啟服貿」

上報快訊/袁維駿    2024年03月18日 20:03:00

太陽花學運10周年之際,台灣數十個公民團體今晚(18日)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辦晚會活動,邀請眾多當年學運參與者發表演講,包含當時擔綱總指揮的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前黑島青成員魏揚等,現場累積數百名民眾到場參與。警方為防範民眾再次占領立法院,國會周邊已架起拒馬,同時也加派警力部署。



 



經濟民主連合副秘書長許冠澤宣讀聲明提到,台灣新國會應做出共同決議,要求中國政府放棄強加在與台灣協商的「一個中國原則」政治前提,長期而言,台灣國會仍應訂定「非政治性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中國未放棄「一中原則」做為談判前提前,任何與中國的談判都應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之3條的原則處理,視為「政治談判」。



 







民眾把象徵訴求的汽球推進立法院。(王侑聖攝)


 



許冠澤認為,馬政府時期為求兩岸經貿整合,不顧台灣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大幅修正外人投資審查、對外投資與技術輸出法制等,這些法規的漏洞,在蔡政府任內卻未經全面檢討修正,呼籲賴清德新政府與新國會善用國際地緣政治變動與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時機,徹底檢討,填補各項法規漏洞。



 



許冠澤提及,台灣政府與新國會應依據「條約締結法」與「因應貿易自由化調整支援條例」強化國會監督、資訊透明、公眾參與,落實受衝擊產業及勞工影響的評估與因應,確保我國對外貿易談判兼顧勞動權、環境永續及性別平等人權保障。



 





 





台灣數10個公民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辦晚會活動,邀請眾多當年學運參與者發表演講。圖為太陽花運動參與者、前黑島青成員魏揚。(王侑聖攝)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也到場為太陽花學運10周年晚會站台演講。(王侑聖攝)


 





台灣數10個公民團體今晚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辦晚會活動,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也到場。(王侑聖攝)


 





行政院國家暴力事件律師團律師謝孟釗,晚間也現身。(王侑聖攝)


 





太陽花學運當時擔綱總指揮的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王侑聖攝)


 





台灣數10個公民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行晚會,現場累積數百名民眾到場參與。(王侑聖攝)


 





不少民眾自發參與由民團舉行的晚會。圖為參與晚會的民眾手舉太陽花。(王侑聖攝)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現身晚會演講。(王侑聖攝)


 





與會民眾自製手板感謝太陽花學運時的領袖。(王侑聖攝)


 





台灣數10個公民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行晚會。(王侑聖攝)


 





台灣數10個公民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行晚會,現場累積數百名民眾到場參與。(王侑聖攝)


 





 太陽花學運10周年,台灣數十個公民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行晚會,現場累積數百名民眾到場參與。(王侑聖攝)


 




★【太陽花10周年】系列報導:



 



學運留開放式結局 美中競爭下的台灣何去何從



 



不挺民進黨就是背叛學運?黃國昌獨家自剖心境



 



不抗中的後學運世代崛起 民主富二代」成民進黨執政最大挑戰



 



沒馬王政爭就沒學運!藍營高層感慨:消除創傷才能重返執政



 



反服貿戰神變反黑箱 陳為廷:無法認同他選「哲」



 



學運領袖跌宕起伏 陳為廷越洋獨家專訪首談「運動傷害」



 



剛到任政院就被強占 李四川嘆:對錯交社會公斷



 



與柯同行背叛學運 昔日戰友冷看黃國昌「切割過去的自己」



 



反服貿開啟台灣史上規模最大學運 兩岸交流關鍵轉捩點



 



從學運青年到進步中年 獨家專訪林飛帆還原318那夜⋯⋯



 



擋下服貿初心 林飛帆專訪:台灣不能變第二個香港



 



「公民不服從」判例創司法紀錄 逾300學運人士判無罪



 



台灣逐漸脫離對中國依賴 出口創22年新低、陸客雪崩式下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