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創辦人郭台銘5月爭取國民黨總統參選失利,但私下動作頻頻,昨天(3日)在臉書發文,痛批政府為了配合義務役延長而提出的「3+1」政策。郭台銘這些政策徹底顛覆大學教育的本質,甚至沒有任何的配套措施,根本就是倒果為因、本末倒置,更提出5大教育主張,讓外界認為他對2024總統大選仍未放棄。
郭台銘在臉書以「放過孩子吧,拒絕荒謬透頂的3+1」為題,表示自己提出〈請許給孩子一個負責任的未來〉,收到不少年輕學子的意見回饋,讓他感慨萬千。台灣地狹人稠、缺乏天然資源,能創造今天舉世聞名的經濟奇蹟,除了仰賴勤奮的人民、開創未來的實業家,更仰賴優質而平等的教育體系。
郭台銘表示,1994年的教改,廣設高中與大學,讓高中教育得以普及,大學不再是窄門,但教改解決了高等教育「量」的問題,但是「質」的問題卻沒有等觀提升。學歷通膨(degree inflation),讓高等教育的問題逐一浮現,更造成「高學歷、低薪水、低成就」的惡性循環,這也是台灣社會20年來隱憂,這幾年甚至已經成為危機。
郭台銘提到,根據家庭收支調查,有大學學歷者,每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由1995年的63萬,降至2021年的53萬;而擁有研究所學歷者,1995年每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是84萬元,到2021年只微幅上升至88萬元 ── 扣除物價指數,高學歷者的實質可支配所得,簡直是大幅退縮。
郭台銘痛批,面對此危機,政府竟然不思考如何解決這些根本性問題,更甚者推出政策買票,比方「減免私大學生學雜費每年新台幣3.5萬元」,以及急就章「男大生3年讀書、1年去當兵」,這些政策根本就是倒果為因、本末倒置,聞之讓人感到怵目驚心。
郭台銘認為,政府提出的「3+1」,徹底顛覆大學教育的本質,甚至沒有任何的配套措施。他呼籲,錯誤的政策就在眼前,政府務必懸崖勒馬,並重新檢討高等教育的政策,另外也提出5大主張,作為台灣高等教育應該實踐的方向,包括未來大學採用「2+2」課程設計、大幅提升高教資源、縮短公私立大學資源的落差、減輕教授非必要的行政與招生負擔及開教育國是會議。
郭台銘最後引用胡適名言「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希望政府放過孩子吧,孩子們對於高等教育的美好願景,絕對不該犧牲在錯誤的「3+1」政策,唯有更優質的高教環境、更公平的教育機會、更符合世界趨勢的教用合一,台銘認為,這才是台灣高教體系真正需要的改革方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