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館出包連連,去年才有國寶在搬運中損壞,如今又傳數十萬張典藏品圖檔,在中國淘寶等網站上販售。上午,行政院長陳建仁證實,確實是有圖檔外流現象。士林地檢署指出,由電腦犯罪專組依妨害電腦使用罪分「他」字案偵辦。
故宮發新聞稿指出,國立故宮博物院推行數位典藏,並開放OPEN DATA專區;去年6月典藏品圖檔外流,政風室啟動行政調查,今年2月16日經專業人員考核委員會決議,處分承辦的林姓研究人員1次申誡。
故宮指出,為加速公開40萬張600萬畫素圖檔,承辦的林姓研究員用自己設計的降檔系統,來轉換2000萬至3000萬畫素的原始數位高階圖檔,但數量太大,林員進入公開系統作業,並在傳檔時出現問題。
故宮指出,據紀錄,遭擷取的典藏品圖檔約有10萬張,將請平台下架相關商品,並擬請律師針對販售平台提智財權受損。
據了解,故宮某位助理研究員去年利用個人電腦存取資料,一時不察而遭到對岸駭客入侵,導致故宮珍貴歷史典藏圖檔被中國駭客盜取,轉到網站銷售及提供連結免費下載,而圖檔的畫質甚至比故宮網站上公布的還要高,引發議論。
據《鏡週刊》報導,知情人士爆料,指故宮數位資料庫是在去年6月遭到中國駭客入侵,接著10月又發生3件國寶被摔壞的事件,引起輿論嘩然。由於該院一連出包,當時的故宮院長吳密察可能是為了降低各界抨擊的聲量,才要求內部低調處理,直到今年初懲處名單出爐,館藏圖檔遭駭情況才在院內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
報導據指出,造成院方館藏圖檔被駭的林姓數位資料室助理研究生,是在進行數位建檔時,把資料存在能夠對外連結的電腦中,才使得駭客有機可乘。事後,該位助理研究員也只是被院方申誡懲處。
對此,故宮坦承OPEN DATA數位資料庫的珍貴歷史圖檔的確於去年遭竊,當時為了配合立法院要求公開超過40萬張600萬畫素以下的圖片資料,指派數位資料室人員處理,不料因資料數據過大造成主機容量滿載,負責人員只好把資料轉到其他伺服器,才造成有心人士駭入。
故宮表示,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現院內所有數位圖檔下載,採取內部封閉式儲存設備及系統程式自動化處理。但截至目前為止,故宮內部調查仍只知悉駭客來自對岸,也無法阻斷故宮數位典藏在對岸任人自由下載。
出稿時間:3/14 10:39
更新時間:3/15 17:15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