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傳死者家屬擬告醫院和醫師 同業喊冤:米酵菌酸連讀都沒讀過

上報快訊/藍誼軒    2024年03月29日 12:45:00

台北信義「寶林茶室」爆發食物中毒案件,首名死者昨天(28日)體內驗出「米酵菌酸」,相當罕見,但死者家屬擬告醫院的傳聞一出,多名醫師在網上聲援,紛紛大嘆重症醫護人力本來就缺乏,如今又嚴重打擊士氣;此外,一名住院醫師也透露,台灣9成以上的醫師都不知道「米酵菌酸」,也不會鑑別診斷,被告的醫師「很衰」。



 



面對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個人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中表示,每個醫師群組都因看見家屬提告新聞「炸鍋」,他也質疑:「努力救治病人的結果,變成家屬『討公道』的對象?」



 



謝宗學也解釋,現在重症單位極度缺乏醫師和護理師,留下的人都具一定程度使命感,如今卻再次打擊重症醫護的士氣,「醫護人員不該成為轉移傷痛的出口!」



 



胸腔科名醫師蘇一峰今天(29日)也發文,強調這次釀禍的米酵菌酸是台灣首見,政府召集了多名專家研究才找出確認原因,「告醫院、告醫護的邏輯何在?」他也擔心再出現急重症醫護「大逃亡」。



 



而急診名醫陳志金昨天晚上就已發文,呼籲:「請不要動不動就報導什麼醫療『延誤』、『疏失』!那真的會澆熄醫療人員的熱情!」認為共同敵人是疾病、無常,而不是彼此。



 



此外,一名住院醫師今天凌晨也在PTT發文,「我可以很負責的跟你說,我敢說台灣9成以上的醫師腦袋裡都不會有這個病的鑑別診斷。」他也解釋,不只是沒見過的問題,而是寄生蟲毒素罕病本來就不多,這次的米酵菌酸甚至是「讀都沒有讀過」。



 



住院醫師坦言,自己在幾年的基礎醫學教育中,完全沒聽過這個毒素,「分專科之後更不用說了。」他提及,可能只有少數急診科醫師、毒物專科醫師聽過「米酵菌酸」,但毒物科醫師比例又不高,「印象中只有北榮規模比較強,毒物科醫師也不會來顧急診,馬偕被告真的是很衰啦......」



 





 



據悉,「米酵菌酸」有害人體細胞,引發無力、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症狀,嚴重恐引發併發症導致死亡。有網友也在該文下留言「更何況腸胃炎剛好流行,更容易忽略」、「驗不出來是其次,很多疾病只有醫學中心驗得出來,但在區域醫院一樣可以治療,至少知道方向在哪,但這個毒素問題是聽都沒聽過,腦袋壓根不會想到這個鑑別診斷」,不少人表示挺醫院與醫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