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走台步》香港暴雨筆記

Jeannie Lai 賴怡君    2017年06月21日 08:31:00

在成為全職媽媽之前,我有過8年的空服員經歷,長期飛來往返,出國對我來說駕輕就熟。然而經歷過深冬阿拉斯加安哥拉治零下15度的冰天雪地、盛夏曼谷的午後雷陣雨,或是初春北京的大雪紛飛。地球上各個角落,沒有一個城市的天氣能讓我瞠目結舌,除了香港的暴雨。



 



體驗過香港的暴雨,就知道香港暴躁的不是只有人,天氣也是。



 



初夏的裊裊白煙



 



5年前曾經和先生住在香港島西邊,堅尼地城靠海的第一排高樓,客廳有一片落地窗,小小的空間裡蕩漾著全海景的浪漫。



 



公寓面對的是西港島海面的主要航道,船隻劃過海面的白色浪花,貨輪「嗚嗚」汽笛直上雲霄。



 



除了船,視線拉到維多利亞港灣的對岸,還有西九龍高高低低的建築群聚在遠方。我常常在客廳裡什麼都不做,就是望著這片大海發呆。



 



風雨欲來的香港上空。(照片:Yi Ying 提供)


 



某個初夏早上,大樓在一陣白煙裊裊中,一片不透明的雪白籠罩42樓的窗子。本能想著:「該不會大樓失火了?」當下第一反應是開窗探個究竟,但開了窗以後又驚覺,開窗之舉有違火災逃生守則,而倉皇關上窗。只有初夏濕潤凝結的霧氣流進屋裡,安安靜靜。



 



積雨雲太厚重,沈甸甸,低空飛行在42樓的高空。



 



天氣震撼教育



 



沖了一杯咖啡的時間,不出10分鐘,這瘋狂的一團白霧轉戰九龍,香港島這邊一片天光。



 



我真以為在做夢。



 



這一會兒天空青春燦燦,那一會兒一陣風吹來厚厚的雲,一下子風雲變色。



 



從此,我在這片落地窗前不只是看海,還期待香港天氣又要給我什麼震撼教育。



 



不久之後,我發現天有不測風雲就是香港天氣的日常,便下載了香港天文台的手機應用程式,它能定位你所在的小區域,提供即時訊息通知你天氣變化。



 



持機關槍的雷公



 



幾個月後,季節交替,入夜的香港島突然下起大雷雨,雷聲放肆,震耳欲聾的誇張。雷雨總是莫名地讓我很焦慮。就像爭吵的場面一樣,都讓我的心急速膨脹像一個快爆炸的氣球。

 



當天晚上夜不成眠,睡睡醒醒,閃電和雷聲跳躍奔騰幾個小時不停。中國民間傳說雷公左手執鍥、右手執錘,若烏雲雷電之上,真有雷公這個角色,他這天應該不拿鍥、不拿錘,改拿機關槍了。



 





 



早上起床,新聞報導當晚閃電破萬次,平均是1個小時一千次閃電,破了紀錄。



 



萬馬奔騰中的溫柔



 



現在我是識途老馬了,能和別人介紹:暴雨警告分為3個等級,黃色暴雨、紅色暴雨,以及黑色暴雨警告。黃雨以上,小學以下的孩子停課;紅雨之下民眾應該在安全地方躲避,不應在路上移動;黑雨則是停班停課。

 



而台灣說刮颱風,廣東話口語說「打風」,  發佈颱風警報是「掛風球」。台灣習慣的輕度、中度或強度颱風在這裡變成3號、8號、9號和10號風球。3號風球以上幼兒園停課,8號風球以上停班停課。「現在掛8號風球!」說起來莫名有種賭神的豪氣風雲。



 







雷雨又來了。雷聲持續5分鐘之後,我的手機震動。是中島先生從辦公室打來的。





我說:「喂,外面下雨了。」





他說:「打雷好大聲,我擔心妳會害怕所以打給妳,妳還好嗎?」

 



雨天的家人問候不是甚麼破天荒的創舉,但在連天氣都是萬馬奔騰的一座城市,此刻,我知道,中島先生用溫柔將我和孩子放置在一個安全的位子。



 



 



(《上報》隔周推出《香港走台步》專欄,作者賴怡君2011年因擔任空姐從台北搬到香港後,和現在的丈夫中島先生相戀,2013年結婚成為全職家庭主婦,開始以中島太太的身分觀察香港,書寫香港,以台灣人的台式觀點來想、來看香港,供台灣讀者參考與反思。)



 



 



【編輯推薦】



令人目不轉睛的「假食物」 日本料理模型展現職人精神



 



【熱門影片推薦】



●倫敦大火燒出消防漏洞 梅伊探視惹民怨



●IS 聖戰士子女獲救 忘記過去重新生活



●馬卡洪氣勢如虹 囊括國會6成席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