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戰爭】湄公河下游89座水壩  中國上游11座水庫掐住東南亞國家命脈 

陳品潔    2021年03月19日 15:50:00

位於同一片大陸的國家,上游的國家一舉一動,往往牽動到下游國家的水資源供應,帶來洪水暴漲或乾旱缺水等危機。



 



作為東南亞國家最重要跨國水系的湄公河,是瀾滄江的下遊河段,起源於中國的青海省,途經西藏、雲南,在流入傣族地區之後,成為湄公河的起點,接續繞行到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及越南,最終注入南海。



 





 





 



湄公河上游(Upper Mekong River Basin, UMB)地區,中國在主要支流興建11個水壩,曾經因洩洪、過度攔截河水,下游水位起伏不定,讓中南半島仰賴農業維生的6千萬居民的生計飽受痛苦。



 






 






 



水力發電站達89座



 



「湄公河委員會」(The Mekong River Commission,MRC)網站指出,湄公河支持流域國家的電力、食物、水資源、收入。能源的需求預計以6到7%逐年增長,多國也擴大水力發電相關建設。



 



截至2019年,湄公河下游(Lower Mekong River Basin, LMB), 大大小小的水電項目達89座,裝置容量1萬2285兆瓦。主流另有11座計劃中水力發電項目,寮國占7座、柬埔寨2座、寮柬邊境有2座。



 






 



湄公河上游(UMB)則被列入中國戰略之一,中國修建了11座水電發電站,其中2座是大型蓄水壩,正在計劃或興建另外11個大壩,總發電量達2萬1310兆瓦到3萬1605兆瓦之間。



 



水壩對流域國家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卻也導致了旱季增加、雨季減少。到2040年,漁業衰退損失將達近230億美元;森林、濕地和紅樹林的喪失,則損失1450億美元。



 



中緬不加入群組



 



除了緬甸、中國,其他的流域國家均為「湄公河委員會」的成員國,該組織於1995年4月5日根據《湄公河流域持續發展合作協定》成立,旨在促進湄公河的永續發展,長期不斷敦促中國公開必要的水文資訊。



 



美國川普政府曾於2020年9月啟動「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Mekong-US Partnership),指出中國25年來藉地利之便,蓋大壩攔截湄公河上游水力,卻使下游國家開發飽受限制,甚至遭逢歷史性乾旱等問題。



 






 



即便中國與下游5國在2014年共組「瀾滄─湄公合作會議(LMC)」對話,卻強勢主導會議運作。



 



《美國之音》報導,拜登政府在2月23的聲明提到:「我們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和湄公河委員會一樣擔憂,該河水位最近迅速波動和下降」,再次呼籲中國政府分享必要的水文數據,與上游水壩的運作資料,「中國有必要遵守承諾並與下游國家磋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