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專業 美國10月交出ICANN管控權

陳博臻    2016年08月22日 14:28:00

10月1日起,美國政府將會把全球域名系統(Domain Naming System, DNS)管控權交給非營利機構網際網路名稱與號碼分配組織(ICANN)負責。儘管對一般網路使用者影響不大,此舉卻是美國外交考量下的決定。



 



DNS是全球網際網路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其功能在於對IP位址進行分析配對,將之轉換為易於記憶的網址,如upmedia.mg,如果沒有域名系統,網路使用者必須輸入由數字組成的IP位址才能連上特定網站,十分不便。



 






 



域名系統轉移歷程



 



域名系統業務最初由「網際網路的上帝」波斯特爾(Jon Postel)負責,他原先在網路位址分配機構(IANA)工作。1998年,波斯特爾創立ICANN後過世,IANA的業務轉交給ICANN承辦。近20年來,皆由ICANN負責此業務,不過美國藉國家電信暨資訊管理局(NTIA)對ICANN進行控管,保留網域名稱命名的最終話語權。



 



儘管如此,歷史上美國政府卻鮮少實質介入。最著名的案例莫過於美國政府企圖勸阻ICANN,別將色情網站的域名統一為「xxx.」,然而ICANN最後依然成功實施此方案。



 



2016年10月起,ICANN將完全脫離NTIA的管控,美國不再插手域名系統。



 



 





 



 



外交考量 美放手域名系統控管權



 



若干政治家批評此政策,認為這會使美國「保護」的域名系統,暴露於來自俄國、中國等威脅。許多共和黨人士,包括曾競選黨內總統提名的克魯茲(Ted Cruz)皆於署名信中表示:「此政策將大幅增加他國在網路上的勢力。」



 



技術上來說,美國這次是自願地放棄控管權,藉此達到外交目的。



 






 



許多國家,特別是中國還有俄國,皆對聯合國施予壓力,呼籲域名系統應交由隸屬聯合國的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負責。2012年,各國曾對此展開討論,不過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澳洲皆反對,擔心其他國家網路控制力量若是增加,可能造成人權問題。



 



因此,美國最終決定:將域名系統的控管權移交至ICANN,而非聯合國。



 



 





 



 



除去美國單一管控,ICANN將直接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包括國家、企業、以及網路技術組織。針對此疑慮,該組織詢問專家後表示,政府勢力的介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且新的運作方式將能夠避免單一團體影響ICANN的作業。



 



對於一般網路使用者來說,此轉交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域名系統同樣將於網路世界中執行其必要功能。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