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任INTERPOL主席 人權團體憂濫權

陳博臻    2016年11月11日 16:57:00

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10日當選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主席,作為第一位擔任此職務的中國官員,孟宏偉曾領導中國準軍事化警力單位,其人權立場備受質疑;人權團體也憂心,北京可能藉INTERPOL之名,打壓海外異議人士。



 






 



曾領導鎮壓異議人士



 



第85屆INTERPOL大會7日於印尼峇里島召開,新任主席孟宏偉表示:「在組織的行事原則與機制之下,INTERPOL對於國際警力合作貢獻顯著。INTERPOL應在既有原則與策略下行事,同時創新機制,以適應當今變化多端的安全問題。」



 



第85屆INTERPOL大會7日於印尼巴里島召開。(美聯社) 


 



然而,孟宏偉曾任中國準軍事化警力的領導職位,該單位在北京當局的命令下可前往西藏、新疆等邊疆區域,鎮壓異議人士,其人權立場令人擔憂;不僅如此,北京曾多次發布INTERPOL紅色通緝令(red notice),企圖拘留海外官員與政治難民。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東亞分布主任林偉(Nicholas Bequelin)表示:「長期以來,北京企圖透過INTERPOL逮捕海外異議人士、政治難民,也因為這樣,孟宏偉當選主席令人擔憂。」他持續說道:「INTERPOL應依照《世界人權宣言》之精神行事,這似乎與之背道而馳。如今必須更仔細地審視中國政府要求發布的INTERPOL通緝令。」



 






 



中國積極打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來極力打貪,企圖引渡海外政府官員、嫌犯回中國,2014年,北京發布了100張INTERPOL紅色通緝令,其中約有三分一遭遣返。然而,中國警察與司法體系常遭批評濫權,因此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不願意與中國簽定引渡條約,也拒絕遣返非暴力犯罪人士。



 



人權守望(Human Rights Watch,HRW)香港研究員王松蓮說:「我們認為打貪很重要,但是此政策已遭政治化,損害司法獨立。」她說,孟宏偉上任後,「可能鼓勵體系的濫權行為,使其更為大膽。」過去,俄羅斯便曾藉由INTERPOL整肅普京的政治敵人。



 






 



INTERPOL章程規定,禁止組織採取「具有政治、軍事、宗教,或種族色彩的介入活動。」但批評者認為,許多國家,特別是俄羅斯與伊朗,皆曾濫用體系,藉以騷擾政敵。INTERPOL指出,組織內部特別的投票機制,可阻止濫權發生。



 



虛位主席但握權



 



INTERPOL主席屬名義職位,但孟宏偉依然可以驅使組織整體策略,設定大會組織原則;INTERPOL另設有秘書長一職,目前由德國警員施托克(Jürgen Stock)擔任。



 



INTERPOL共190個成員國,規模僅次聯合國。(美聯社)


 



INTERPOL共190個會員國,為全球第2大的國際組織。台灣曾向INTERPOL表達參加意願,期盼取得觀察員身分,美方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加國際事務,但在北京打壓之下,台灣終未獲得INTERPOL正面回應,如今中國官員擔任INTERPOL主席,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的空間更為侷限。



 



除了北韓與台灣,全球主要國家都已成為INTERPOL的會員國。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