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émon GOing】神奇寶貝的誕生契機

林思怡    2016年08月04日 06:00:00

神奇寶貝·誕生契機



 



《神奇寶貝》(官方中文譯名:《精靈寶可夢》)陪伴許多玩家走過青春歲月,在2016年2月27日正式滿20周年。



 



之所以會有神奇寶貝,一切都要由遊戲開發商「Game Freak」的創辦人田尻智談起。田尻智受到當時日本電子遊戲公司「Square」發行的「魔界塔士Sa·Ga」在任天堂於1989年發行的第一代可攜式掌上型遊戲機「Game Boy」(GB)平台上成績表現不錯此現象啟發,加上看準 GB 特有的「交換」功能,便結合《超人力霸王》中的「膠囊怪獸〈カプセル怪獣〉」,寫出了一份名為「轉蛋怪獸(カプセルモンスター)」的 RPG 企劃書。



 



獲得任天堂的採用後,田尻智得到了一筆資金得已開發。但之後「轉蛋怪獸」因為商標權的問題和簡稱「轉獸(カプモン)」的發音不是挺順口,遂將企劃更名為「口袋怪獸(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



 



雖然《神奇寶貝》是由 Game Freak 發想並開發,但因為Game Freak 本身缺乏 RPG 開發經驗,加上為了補足資金缺口,Game Freak 也時常負責其他遊戲的程式外包,導致《神奇寶貝》無法如期在原訂的1991年問世。



 



但就在新設公司「Creatures」的社長石原恒和出現後有了轉機。曾經參與名作 RPG《地球冒險 2(MOTHER 2)》開發的石原,負責整個《神奇寶貝》企劃的路線指引和統籌,再加上任天堂長達 6 年的鼎力支援,《神奇寶貝》才真的有機會面世。



 



 





 



 



官方正式中文化:《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



 



精靈寶可夢公司(The Pokémon Company)董事長石原恆和在《神奇寶貝》滿20周年的前1日,透過網路影音頻道向華語地區的民眾宣布神奇寶貝正式更名,並提到今年將發行20周年紀念作《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同時新增繁簡中文選擇。



 





 



石原指出目前各地《神奇寶貝》翻譯分岐,香港譯成「寵物小精靈」,台灣則為「神奇寶貝」,為了方便日後流通,因此改採用音譯加上取港、台部分譯名,正式更名為「精靈寶可夢」。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