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延燒 8名議員遭控應剝奪資格

林沿瑜    2016年11月10日 19:00:00

香港本土派新科立法會議員梁頌恆、游蕙禎在10月12日的宣誓誓詞中「加料」,導致議員資格可能不保後,另有8名非親中派議員的議員資格如今也受到威脅。



 



香港一名反對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的市民10日告上法院,認為不僅梁、游兩人應被剝奪議員資格,另外8名議員也都不符合宣誓規定,所以應該一併被取消議員資格。



 





梁頌恆和游蕙禎兩人的議員資格恐將不保。(美聯社)


 



宣誓加入「捍衛香港民族利益」



 



香港新科立法會議員10月12日進行宣誓就職儀式,梁頌恆在宣誓時,先「加料」表明會「效忠及捍衛『香港民族』的利益」,後拿出 「Hong Kong is not China 」(香港不是中國)的布條;游蕙禎宣誓時,也拿出「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布條,並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Republic」唸成粗話「Re-fucking」。



 





 



事件之後,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一度有意安排2名議員補宣誓,但頻頻遭到親中的立法會建制派議員阻撓,香港特首梁振英甚至將此案提交香港高等法院,請求法院進行司法覆核,希望藉此否決2名議員擁有補宣誓的機會。



 



梁振英1日更語出驚人表示,不排除透過中國人大常委會釋法來解決這場宣誓風波。



 



人大常委會釋法做出嚴格規範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7日做出香港《基本法》104條的解釋,強調香港重要公職人員就職時若故意宣讀與法定誓詞不一的誓詞,當立即喪失其擔任公職的資格,且不得重新宣誓。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7日上午做出香港《基本法》104條的解釋。 (美聯社)


 



人大常委會的解釋顯然針對本土派的香港新科立法會議員而來,尤其當港府已針對2名本土派議員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之際,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恐將成為法院判決的依據,2人的議員資格危在旦夕。



 



其實,10月12日在誓詞中「加料」的議員不只梁頌恆、游蕙禎。



 



例如,羅冠聰在宣誓前表示,「我絕不會效忠於殘殺人民的政權」,然後讀出誓詞全文,再高呼「權力歸於人民,暴政必亡」;姚松炎則在誓詞中,自行加入「定當擁護香港制度,爭取真普選,為香港可持續發展服務。」



 





 



「雨傘運動」反對人士提告



 



羅冠聰的宣誓獲得監誓人認可,姚松炎則是在隔周補宣誓時才通過。



 



但根據人大常委會7日做出的嚴格解釋,羅冠聰和姚松炎都應失去議員資格。外界在人大常委會7日做出判決後,就擔心有心人士會乘機將羅冠聰、姚松炎等人一併告上法院,然後逼得泛民主派和本土派的議員席次大量減少。



 



果然,香港計程車司機從業員總會成員鄭玉佳10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主張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10月12日不應裁定6名非建制派議員宣誓有效,而且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也不應該容許姚松炎和劉小麗2人有補宣誓的機會。



 



鄭玉佳認為,這8人的宣誓皆屬無效,也不得再補宣誓,議員資格應遭到剝奪。



 





 



鄭玉佳是香港計程車從業員總會的創始會長,他在2014年爭取香港特首「真普選」的雨傘運動(又稱「佔領中環」行動)期間,曾揚言要號召計程車堵塞馬路,還要求法院發出禁制令,禁止群眾佔領街頭。



 



隔年,鄭玉佳要求參與雨傘運動的主要人物做出賠償,但後來撤銷告訴。



 





朱凱廸(右前)在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奪得最高票。    (美聯社)


 



高等法院態度仍不明



 



目前香港高等法院仍未對梁振英所提的司法覆核做出判決,所以尚不清楚高院會不會完全依照中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做出判例。



 



一旦高院嚴格依照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宣判,等同於鄭玉佳向高等法院提告的羅冠聰、姚松炎、劉小麗、朱凱廸、梁國雄、鄭松泰、邵家臻、陳志全皆可能跟著喪失議員資格。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