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供充足的同性戀證明」 烏干達男子遭英國拒絕庇護

徐華廷    2017年03月13日 06:00:00

烏干達籍同性戀男子凱云(Abbey Kyeyune)為了躲避家人和政府對他同志身份的迫害,2014年前往英國尋求庇護至今。3月2日,英國警方突然將他逮捕,並於9日告知他因為無法提供充足的「同志身份證明」,所以13日將把他遣回烏干達。英國《獨立報》11日披露此消息外,外界痛批英國政府根本故意刁難凱云。



 






 



2013年,凱云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Kampala)與男友約會時被家人發現,除了家人將他痛打一頓外,警方得知後也打算緝拿凱云。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逃亡後,凱云選擇買通海關逃出了烏干達,並於2014年搭機抵達英國尋求庇護。抵達英國後,他得知了自己在烏干達已經被全面通緝,男友也因為同性戀的罪名而入獄。



 



「我沒有辦法回去,因為我的家人會殺了我。」過了兩年,凱云依然無法回到自己國家,但凱云表示他已經習慣了英國的生活:「我在這裡有很多朋友,待在這裡很開心,我也時常會上教堂」。在烏干達,同性戀不見容於法律,違者可能得面臨終身監禁。



 





 



假審核真趕人



 



一直到最近,凱云因為遲遲無法通過內政部的同志庇護審查,因此英國當局將在13日將他遣返回烏干達。談到對於LBGT團體的庇護審核,英國的公民團體「正義行動」(Movement for Justice)發言人道爾(Karen Doyle)批評:「你要如何讓這些尋求庇護的LBGT證明自己的性傾向,這根本不可能」。



 



「這就好像你要求一個英國同志提供他所有曾經共枕或是交往過的名單,或是要求描述他如何發現自己是同性戀,」道爾認為這種審核制度對當事人相當不尊重,而且根本無法有效去辨別被審查的人是否為LBGT。



 



烏干達LGBT族群處境艱難。 (翻攝自Equality Network網站)


 



道爾甚至推斷這是政府用來趕走移民的方式,「英國政府希望移民的人數越來越少,畢竟他們對經濟的貢獻不大,因此就用這種方法來把移民遣返回國。所以當專員在審核時,他們早就處心積慮的要找出申請人在說詞上的漏洞,最後設法拒絕他們」。



 



今年二月的時候,英國內政部甚至在其報告中提到,阿富汗對於同性戀的迫害並沒有非常嚴重,男同性戀者只要隱藏女性特質並正常參與宗教活動,仍然可以在當地生活。這樣的言論馬上招致批評,專家認為這樣的論述只是為了要合理化對LBGT移民的遣返行動。



 






 



一直到最近,LBGT庇護審核才做出了修正,明確禁止審查人員深入去追問性行為的細節。可惜的是,當凱云被審查的時候,這些規定還沒有被修改,因此他並不受新的規定所保障。



 



民間連署求撤令



 



目前已經有人在請願網站(change.org)發起連署,希望透過大眾的力量來阻止凱云被遣返。連署發起人瓊斯(Philip Jones)講述他對凱云的印象:「他來時還非常封閉,我想是因為他當時還沒辦法走出陰影吧!但漸漸地,我已經感覺到他越來越適應新的生活」。



 






 



對於凱云被遣返一事,內政部發言人強調:「政府非常仔細審核每個個案。但只有當申請人真正地展現對於保護的渴望或是對於迫害的恐懼時,他們才能獲得庇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