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全球準備付出代價

林思怡    2017年06月02日 09:28:00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日在白宮玫瑰花園(Rose Garden)發表演講,宣布退出他稱為「嚴刑酷法(a draconian deal)」的《巴黎氣候協定》,對此協定的近200個締約方無疑是個嚴重的打擊。



 



「就任總統後,我身上背負著的是美國匹茲堡(Pittsburgh,美國鋼鐵之都)選民的期望,不是巴黎人的。(I was elected to represent the citizens of Pittsburgh, not Paris.)」川普說。



 



美國此舉除了逃避承擔全球暖化的責任外,還將全世界一同拖進了其他國家有樣學樣造成環境惡化、替代能源研究進度停擺,以及美國與其他大國關係更陷低潮的死胡同中。



 





 



延伸閱讀:



 



不顧失信於全球 川普擬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川普不願表態支持巴黎氣候協定 G7峰會黯然落幕



 



中法誓言守護巴黎氣候協議 美國暫緩決定是否退出



 



合作打擊氣候變遷 中美批准《巴黎協定》



 



歐洲議會批准後達門檻 《巴黎氣候協議》生效



 



 



總統行政權即可決定



 



由於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執政時期,歐盟企望各國能將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與法案結合,迫使歐巴馬必須想辦法繞過當時共和黨占多數的國會,才能避免法案受到擱置而停滯未果。



 



所幸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為「國家自定(nationally determined)」,使得歐巴馬可以利用總統的行政權裁奪,同時這也意味著即使未來政權轉換,總統可以透過「修改目標」來履行《巴黎氣候協定》。



 



歐巴馬執政時期的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史登(Todd Stern)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評論中,建議川普不要隨意退出協定,改為「調整」歐巴馬政府所訂立的排放目標。



 





白宮官員1日鼓掌表示支持川普的宣布。(湯森路透)


 



 





 



重蹈布希覆轍



 



有鑑於美國的退出,其他國家即使宣稱會繼續遵守《巴黎氣候協定》,真實情況仍有待商榷。例如《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在2012年即將到期時,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紐西蘭等國選擇不跟進第二期承諾。



 



共和黨籍的美國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先前也有先例,他不願遵守民主黨籍的柯林頓政府投身協商於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在就任後宣布退出。



 





川普曾宣稱氣候變遷是場「騙局」(hoax)。(湯森路透)


 



外界認為,在目前身為全球第2碳排放國的美國退出後,《巴黎氣候協定》恐難發揮預期成效。另外,其餘簽署國或以此為藉口不願全力遵守承諾,尤其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中國。



 



獲全球193國與教廷、歐盟簽署背書的《巴黎氣候協定》,在川普1日的發言後,美國成為繼尼加拉瓜(Nicaragua)及敘利亞(Syria)後,第3個退出該協定的國家。



 





 



 





 



各國態度恐生變



 



《巴黎氣候協定》目標促使全球平均升溫幅度在2100年時,不超過攝氏2度,並維持升溫幅度在攝氏1.5度以下,但伴隨美國的退出,這項目標看起來似乎越來越遙遠。



 



美國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僅次於中國,退出後勢必導致目標更難以實踐,加上美國也未承諾跨國攜手合作,解決全球暖化議題。



 



另一方面,美國退出後可能衍生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其他國家相對降低履行規範的意願與決心。事實上,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希望美國應該付出合理費用,來彌補他們加重全球暖化的情形。



 





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位居全球第一。(湯森路透)


 



《時代雜誌》分析指出,小型發展國家可能會在美國退出後,選擇繼續發展石油能源,但對於歐盟會員國和中國而言,堅持能源轉型終究能在經濟上獲得利益。



 



錯失替代能源



 



2016年全球經濟在乾淨能源上的投資金額將近3000億美金(約新台幣9兆元)。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於賓士(Mercedes-Benz)母集團戴姆勒(Daimler AG)在德國柏林南部新開的鋰電池工廠開幕典禮上,誓言要讓德國成為首屈一指的電動車龍頭。



 





梅克爾1日在中德論壇上談論未來與中國合作方式,包含再生能源等議題。(湯森路透)


 



然而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暗示美國對「綠經濟」帶來的市場價值不感興趣,無法從其中的經濟成長獲利,同時也開發新替代能源所帶來的龐大工作機會。



 



未來新能源帶來的經濟效益將獎落誰家,取決於哪些國家能夠洞見先機,搶先發展替代能源需求。中國目前積極開發太陽能源,未來極有可能控制該領域未來走向。



 



美國外交關係惡化



 



川普不顧各國元首呼籲,堅決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影響層面將不僅局限氣候變遷議題,未來川普可能因此被排除在各大國際會議,包含中國與歐盟1日至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為期兩日的峰會。



 



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呼籲:「讓地球再次偉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湯森路透)


 



氣候變遷是美國原先少數與中國的共同話題之一,在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兩國關係將須更倚賴其他議題,弭平彼此間緊張的關係。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