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事難斷 卡達外交危機顯露中東矛盾

林思怡    2017年06月08日 09:57:00

卡達5日傳出外交危機,不僅中東四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埃及與巴林與其斷交,葉門、利比亞和馬爾地夫也隨後跟進。這披露出阿拉伯國家儘管常常被視為一個整體,底下仍潛藏複雜的宗教與政治上牽扯。



 



無法彌補的傷疤



 



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東和北非主管卡邁爾(Ayham Kamel)稱這場風波透露海灣國家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試圖忽略政治差異,並維持國與國之間的正常對話,最後卻力有未逮。同時形容這項決定帶給會員國「無法彌補的」傷害。



 



卡達航空受阿拉伯半島國家斷交影響,卡達航班被迫調整。(湯森路透)


 



卡邁爾進一步指出,川普在利雅德的中東之行凸顯沙烏地阿拉伯的角色,在GCC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現下卡達和其他國家的政治外交關係呈現僵局情況,沒有一個國家願意退讓,重新審視當初成立GCC的一個主要目的:對抗伊朗。



 



「特立獨行」招致不滿



 



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81年共同組成海灣國家合作理事會GCC,除了政經合作外,也一起反抗伊朗。會員國中以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扮演領導者角色,提供軍事武力用以打擊伊朗,而阿曼和科威特則持中間立場。



 






 



然而卡達諸多方面的「不從眾」引來注目,好比在沙烏地阿拉伯謹慎遵行伊斯蘭教遜尼派極右派瓦哈比主義(Wahhabism)時,卡達卻允許女性開車,甚至准許入境外國人飲酒。



 



此外,卡達與恐怖組織穆斯林兄弟協會(Muslim Brotherhood)的密切關係,還有和伊朗共同開發「北方氣田」(North Field),加上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時,卡達國營的半島電視台(Al-Jazeera)促進阿拉伯世界民主風潮,都再再讓卡達被視為「不合作」的國家。



 



卡達資助極端遜尼派恐怖組織的指控成為最後一根稻草,讓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多個國家採取行動,和卡達斷絕外交關係。



 



就連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6日都在網路上表示:「或許這促使恐怖主義開始走向盡頭」。



 





儘管卡達外交部長說詞強硬,但卡達在斷交後,在運輸物資時極有可能陷入危機。(湯森路透)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尚未表示斷交後期望卡達如何改變作為。不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營報紙6日發表社論稱:「GCC是一個擁有共同目標的理事會,如果卡達不認同,就必須離開。」



 






 






 



 



【編輯推薦】



海灣下的暗潮洶湧 回顧卡達的中東恩怨



 



【熱門影片推薦】



●7國斷交卡達 國際油價波動小



●IS逆襲 菲律賓南部進入戒嚴狀態



●巴黎聖母院襲警案 嫌犯高喊:為了敘利亞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