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院推動擴張自身職權,28日三讀通過相關修法,爭議持續延燒,也備受英國《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外媒關注,紛紛撰文分析。正巧《經濟學人》日前才遭立委黃國昌質疑可信度不足,專業度不如「卡提諾狂新聞」,這份國際期刊30日剛好刊文指出,國會擴權可能讓敏感訊息外流給中國,旗下智庫還提供報告稱,台灣國會改革可能讓台灣民主指數「被重新評估」。
台灣立法院會28日三讀通過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條文,明定藐視國會罪、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出席聽證會不得虛偽陳述等,擴大立院調查權。
英國《經濟學人》30日評論報導指出,傾向支持台灣獨立的執政黨民進黨以及聚集在立法院外的抗議民眾認為,反對黨國民黨和民眾黨正以專橫、不民主的手段企圖強行通過修法,沒有經過充分辯論,也未考慮民進黨立委的意見,無異於奪權行為。儘管掌握總統行政權,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居人數劣勢。
不過,國民黨和民眾黨認為,他們正試圖改善台灣的民主政治,提升對政府的問責。他們堅稱,修法提案皆經適當程序檢視,且舉辦過公聽會,也與民進黨討論過。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黃國昌說,修法提案包括在美國、英國及部分其他歐洲國家普受歡迎的構想,台灣並非特例。
然而,許多批評人士擔憂,新法將被用於強迫官員、甚至流亡台灣的香港民主運動人士揭露敏感訊息,恐將流向中國。報導指出,部分在野黨立委,包括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與中國官員關係親近」。民進黨政治人物擔心,在野陣營將可以徒刑等罰則為要脅,對民進黨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員施壓。這些政治人物指控中國是修法幕後黑手。
不過,經濟學人表示,他們未提供證據支持相關說法。在野陣營則說,民進黨指控他們與中國合作,是造謠抹黑。報導指出,相關紛爭恐影響總統賴清德施政;台灣的政府治理看來將較以往「功能失調」。
另外,歷年發布民主指數的政經智庫「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也發布評估報告,對台灣國會改革表達擔憂,可能會影響台灣民主指數。
報告指出,台灣國會改革法案雖已通過,但接下來,憲法法庭很有可能推翻這次修法,力推修法的國民黨和民眾黨,以及民進黨之間的敵意將持續加深,立法院將出現僵局。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強硬修法,也引發強烈的民眾反彈,會出現大規模的街頭抗議,這些都會影響台灣民主指數。
經濟學人智庫最新的2023年民主指數,台灣在全世界排名第10名,符合「完全民主」國家定義,更居亞洲國家榜首。
另外,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也分析,台灣立法院28日三讀通過國會職權修法,引發大規模示威抗議。在政治分歧狀況下,台灣不僅將面臨更嚴重的黨派對立,還會為中國對台滲透創造可乘之機,台灣與美國等盟友的關係也可能受到破壞。一旦台灣主要武器供應來源(主要是美國)開始懷疑其交易機密無法獲得保障,可能導致台灣國防工作變得更加複雜。
報導指出,國會職權修法將導致台灣民主的未來面臨危機,因為該法案不僅會引發黨派對抗,也可能破壞總統賴清德希望統一口徑,以應對中國施壓的計畫。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