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電技術落後中國最多達15年 且差距恐持續擴大

王能斌    2024年06月17日 18:45:00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變化、科技發展腳步加速,美中之間包括科技、貿易等領域對立的情形也愈發顯著,除了瑞典智庫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核武庫可能在2030年與美、俄平起平坐之外,另一份由美國專家撰寫的分析也顯示,美國核能發電技術最多已落後中國15年,在北京當局傾力扶植與發展下,未來差距恐將持續擴大。



 



華府公共政策智庫「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ITIF)16日發表以「中國核能發電創新程度有多高?」(How Innovative Is China in Nuclear Power?)為題的分析報告,指出拜登(Joe Biden)政府雖然將核能發電列為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對策,且目前美國境內核能發電廠的數量仍高居全球首位,但在喬治亞州兩座最新大型電廠,經歷經費大幅超支、工期嚴重落後等困難,終於分別在2023年、2024年上線運作後,目前已無任何興建中的反應爐,且在2023年更有一座高科技核能電廠的建造計畫遭到取消。



 





 



於此同時,北京當局卻大力扶植核能發電創新,國營行庫可提供最低1.4%的利息,鼓勵相關技術與設備的建造,為中國在再生能源以及電動車的發展取得優勢,且在這番推波助瀾之下,該報告評估中國大規模建造、運轉第4代核電廠的能力,恐已領先美國10至15年之多。



 



根據報告統計,中國計畫在2020年至2035年間新建150座核反應爐,目前有27座正在進行之中,且平均建造反應爐時間約為7年,比大多數的國家都快上許多。



 



報告也指出,全球首座建置了「高溫氣冷反應爐」的第4代「石島灣核電廠」,2023年底在中國山東省開始商轉,「中國核能行業協會」(CNEA)宣稱該設施使用了超過2200項「世界首創設備」,且設備國產率更高達93.4%。此類高科技反應爐的支持人士認為,該款反應爐具有發電效率、安全性更高的優勢,但質疑者則認為此技術的發展,恐將增加核子擴散以及有害物質等風險。



 



該報告作者伊塞爾(Stephen Ezell)認為,美國政府若重視核能發展,就應在國家戰略中構築健全的發展策略,包括強化對於相關領域研發的資金挹注、確立並且加速具有前景的技術發展,並且支持人才培育等內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