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拍板「中植系破產」 要求迅速解決問題嚴防金融危機

劉孜芹    2024年01月09日 08:40:00

中國最大民營金融企業「中植集團」據報目前負債超過4千億人民幣,5日申請破產,已獲北京法院受理。彭博新聞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國領導層以「異常迅速」的方式,設法解決中植集團倒閉後的問題,凸顯北京當局在經濟陷入困境之際,更加注重遏阻金融風險,尤其是在管控房地產危機時,對風險的容忍力大降。



 



彭博新聞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高層官員在去年10月獲得共識,「破產」將是限制中植系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的最有效方法,當時距離中植及其子公司的幾十種理財產品逾期兌付,不到3個月。



 



知情人士補充說,從去年10月有共識的解決辦法,到今年1月5日北京法院受理破產清算申請,只有短短3個月的時間,處理的速度之快,顯示中國領導高層在試圖防止房地產危機損害金融體系時,「不太能夠容忍風險」。



 



報道指出,雖然中植的債權人大多是富有的個人,對其他金融機構波及不大,但其作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破產案之一,可能給本已脆弱的消費者及投資者信心帶來更大的壓力,從而阻礙中國的經濟復甦。有分析指出,中植破產可能讓投資者損失高達560億美元。



 



中植此次聲請破產清算非比尋常,因為近年來在中國最引人注目的一些債務危機案例中,企業往往是先進行債務重組以避免正式破產。2020年,背負幾十億美元債務的海航集團,於2022年完成了重組工作。2021年違約進而導致中國房地產危機加速爆發的恆大,負債近3300億美元,該公司仍在盡力避免清算,並未聲請破產。



 



總部位於北京的中閱資本創辦人孫建波表示,這表明中國正快馬加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防止金融風險外溢。他說,過去幾年,當局在處理各類違約和風險事件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使得他們這次能夠快刀斬亂麻。迅速啟動破產程序也可能表明,對陷入困境公司的處理已更有效率。



 



去年11月22日,中植集團向投資者發出「致歉信」並披露,集團總資產帳面金額約2000億人民幣,同時債務規模約為4200億人民幣至4600億人民幣,換言之,中植目前資不抵債約2200億人民幣至2600億人民幣。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也在11月通報,已依法對「中植系」所屬財富公司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對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中植系」旗下參股或控股多間持牌金融機構,其中戰略參股中融信託、橫琴人壽、恒邦財險,控股中融匯信期貨和中潤金服。控股或參股4間財富管理公司,包括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及高晟財富,據報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6萬億人民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