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劍指台灣出口依賴中國的農產品之際,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支持其產出的「中間財」,卻有日益仰賴台灣的跡象,突顯台灣晶片的重要性,以及中國中間財來源地逐漸從日本、南韓等傳統來源國轉移的趨勢。
美國新聞網「石英財經網」(Quartz)報導,香港專注於國際貿易的非營利組織辛里希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上周發布研究報告,中國的中間財進口國中,台灣所占比率從2018年的12.2%上升到2022年的14%,增幅1.8個百分點居中間財進口國之冠,台灣也成為2022年中國最大的中間財進口來源國。
但在同一時段,南韓與日本的占比都下滑,中國在2018年時有12.7%的中間財來自南韓,但到2022年只剩10%,下降2.7個百分點,是中國主要中間財進口國中降幅最大者,日本占比也從10.8%下滑到8.6%。
One way China is growing more dependent on Taiwan https://t.co/HsdpJBEuDf
— Quartz (@qz) January 23, 2024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中間財進口國,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指的是用於生產最終財(Final good)的產品,例如布料與外套,金屬製品與汽車,晶片與手機的關係。
報導指出,辛里希基金會的研究恐怕會出乎很多人意料,因為在兩岸關係緊張下,中國的工業生產竟變得愈來愈仰賴台灣的原產品。目前中國前5大中間財進口來源國依序為:台灣、南韓、日本、美國、澳洲。
報告作者湯阮國(Thang Nguyen-Quoc,音譯)表示,中國在地緣政治緊張下,生產卻愈發仰賴台灣,部分原因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對先進晶片需求激增所致。
中國的中間財進口來源國轉變,也反映供應鏈轉移的情景,中國最主要的中間財進口來源國,占比降幅最多的國家依序是南韓、日本、德國,降幅各為2.7、2.2和1個百分點;而增幅最多的國家,則是台灣、越南、印尼,分別增加1.8、1.2和1個百分點,反映出東南亞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