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恆大清算考驗北京 紐時:中國接納香港法治的試金石

洪毅    2024年01月30日 15:36:00

負債10兆新台幣的「中國恆大集團」29日遭香港法官下令清算後,已由清算人接管,但實際的清算作業難度很高,因為涉及中國政府的態度,恆大清算既是對境外投資人的考驗,也是中國是否願意接納香港法治的試金石。



 



總部位於廣州恆大集團,2017年時市值曾觸及4140億港幣的頂峰,但據中國「證券時報」報導,恆大昨上午10時許在香港高等法院法官下令清算而暫停交易後,市值只剩22億港幣。恆大集團昨晚6時發布進入清算的公告,不再由創辦人許家印或執行董事蕭恩署名,而是由專注於破產事件的「安邁顧問有限公司」(Alvarez & Marsal)執董杜艾迪(Edward Simon Middleton)及黃詠詩(Tiffany Wong)署名,也就是法院任命的共同與個別清算人。



 



黃詠詩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優先要務是確保恆大集團大多數業務能夠保留,或是重組,或是繼續營運,他們也會與恆大高層合作,確保在最小的影響下,為債主爭取更多資金,她還說,目前清算只針對集團本身,尚不影響旗下公司運作。



 






 







紐約時報報導,如果中國法院承認香港法院的清算令,那債主就能主張對中國項目的債權,因此恆大現在雖然被清算人接管,但事實上中國政府的主導不容忽視,北京當局若不想讓境外債主聲索中國境內資產,會讓法院出手阻止。清算人可以試圖透過更換恆大在中國子公司的法人,從而實際上進行接管,但恆大有幾百家子公司,這些子公司所在的地方當局,甚至子公司的員工都可能試圖阻止接管。



 



報導指出,恆大清算既是對境外投資人的考驗,也是中國是否願意接納香港法治的試金石。香港法院還有幾十起與恆大類似的案件在審理中。香港能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可預測的司法制度功不可沒,而中國也在這種「一國兩制」之下受益良多。



 





 



香港星島日報也在社論中指出,北京在處理恆大問題時有很多考量,包括恆大有162萬個住房未落成,受影響的苦主多達600萬人,若任由恆大破產清,隨時會演變成群體政治事件。若恆大和其他陷入債務危機的發展商能與債權人達成債務重組協議,避免破產清盤是最好結局;假如恆大最後沒有足夠資金把房子蓋好,北京可能會被逼出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