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人類向動物散播病毒量 竟是動物傳給人的兩倍

王能斌    2024年03月27日 15:13:00

近年來許多致命程度、知名度較高的傳染疾病,往往都是由動物向人類散播的病毒所引起,其中包括曾有「二十世紀黑死病」之稱的愛滋病,就是原本由黑猩猩帶原,而後傳至人類,近年造成大規模感染與死亡的新冠肺炎,也被許多專家認為是來自蝙蝠的病毒;然而根據最新研究結果,人類向動物散播的病毒量,達到動物傳給人類的兩倍之多,凸顯出人類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遠遠高於其他生物。



 



路透報導指出,刊登於最新一期《自然生態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的研究,科學家對將近1200萬種病毒基因進行觀察,偵測到近3000例跨物種傳播的情形,其中有79%是在動物間跨物種傳播,另外21%則涉及到人類。



 



在與人類有關的病毒傳播狀況之中,有64%為人類傳給動物,亦即所謂的「人類傳染病」,另外36%則是動物向人類傳播,被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被人類傳染病影響的動物包括了貓、狗等寵物,以及馬、牛、豬等家畜,還有雞、鴨等禽鳥類動物,此外也包括黑猩猩、大猩猩與吼猴在內的靈長類,與諸如浣熊、黑絨狨猴和非洲柔毛鼠等野生動物。



 






 





 


 



且根據研究發現,野生動物遭人類傳染病影響的機率,遠高於將人畜共通傳染病傳給人類;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遺傳學研究所計算生物學博士生、研究主要作者陳志勝(Tan Chih Shen Cedric,音譯)指出,該結果凸顯出人類對於環境、周遭生物所造成的影響甚鉅,且「病毒可以透過適用在人類身上的傳染模式,在不同物種間傳播,包括直接接觸受感染的液體,或被其他物種嚙咬等等」。



 



研究共同作者、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巴盧(Francois Balloux)則表示,在人類之間傳播的「絕大多數病原體,都是在某個時間點從動物身上而來」,目前最大的威脅則可能是「在野生禽鳥間傳播的H5N1禽流感」,且近來跨物種傳播如此具毀滅性的主要原因,應是「宿主物種群體對這種新疾病,不具既存的免疫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