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昨天(28日)起盛傳,習近平「指明方向」要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買入國債,為20多年來首見,但是對於央行是否真會出手依然存疑,況且就算買入國債,也未必代表真的有「中國版QE(貨幣寬鬆)」。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網路盛傳人行將買入國債,是因為近日出版的新書《習近平關於金融工作論述摘編》揭露,習近平去年10月在中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表示,人行應將買入國債的選項「納入金融工具箱」,這個指示出乎外界意料,因為人行上次買入國債是20多年前的事。
人行通常以降低存款準備率,或動用再融資等工具促進貨幣流動,不輕易買國債,避免直接造成貨幣供給增加,引發通貨膨脹。經濟學家李恆青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中國經濟的不利因素是窮人太多,6億人每個月拿不到1000人民幣(約4428元新台幣),如果人行大規模放水,投放鈔票,會引起惡性通膨,這是北京當局不願意看到的。
习近平又出书给中国金融指方向。书中透露了他2023年10月30日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称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逐步增加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
要“量化宽松”了,大概就是昨天对美国大企业CEO们说的改革的大动作之一吧。
不解决根本性问题——把自己的权力关进笼子,修修补补的小动作能救经济?
他的中国梦。 pic.twitter.com/JJupeCs7nR
— 李恒青 (@LiHengqing) March 28, 2024
南卡羅來納大學(USC)商學院教授謝田則表示,鑑於人行過去5個月來都沒有進一步動作,表明習近平並沒有做出指示,而是「政策性的指導,指引方向」,本質上就是「說一說」。
財聯社報導,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當天發布報告,指央行利用各種手段買入國債,已是多國的標準做法,且基於央行不能從發行市場直接買入國債,必須透過次級市場收購,不可能將此視為量化寬鬆,「中國版QE不會發生」。此報告發布後,影響中國股市的漲勢,上證指數今天仍守住3000點關卡。
近日出版的新书意外揭露,#习近平 在去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应将 #购买国债 的选项纳入金融工具箱。若政策落实,这将代表北京当局祭出了二十多年未见的金融刺激政策。
这意味着什么?又将对中国的经济情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https://t.co/AFWTNfRQ5X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rch 28, 2024
此外,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27日在社群平台領英(Linkedin)上指出,中國正在面臨一場「百年一遇的大風暴」。他表示,中國政府需要即時解決債務問題,否則加上房地產市場傾頹、就業困境、勞工薪資下跌、股票價格下跌等諸多挑戰,中國很可能與1990年代的日本一樣,面臨非常嚴重的經濟停滯。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