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西方制裁 俄持續由美、德、台企業獲得軍火原料

王能斌    2024年03月30日 12:22:00

俄烏戰爭爆發後,雖然西方陣營隨即祭出各類制裁,限制莫斯科獲得物資、持續投入戰爭的能力,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俄國透過第三方轉口貿易,仍能持續取得所需的原物料,外媒最近就發現俄國正不斷增加由美國、德國甚至台灣廠商獲取生產彈藥所需的「硝化纖維素」,因應不斷上升的需求。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指出,根據進出口資料統計,俄國在2022年進口「硝化纖維素」(nitrocellulose)的總量,較2021年大增70%,且光是在2023年上半年,進口量更是達到3039噸,幾近2021年的兩倍。報導指出,「硝化纖維素」是一種高度易燃的棉製品,是製造槍砲火藥,以及火箭推進器的關鍵元素,但俄國境內該款原料的產量極少,因此如何繞過國際制裁取得,維持俄軍彈藥供應,成為莫斯科當局的重要任務之一。



 



報導指出,由於俄烏戰場的彈藥消耗量極高,全球各國的軍火商莫不絞盡腦汁,試圖尋求硝化纖維素的供應,以因應客戶端交貨需求,以及在需求大量湧入之下,原料不斷漲價的情形;且由於硝化纖維素具有特殊用途,同時也受到國際貿易管控的限制,因此全球僅有少數國家生產。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家安全供應鏈研究所所長、退役美國海軍上校馬丁(Bradley Martin)表示,硝化纖維素被填入推進器之後,就成為了彈藥的一部分,且「大多數戰場死傷、平民傷亡都是由砲彈所造成」。雖然該產品也有包括墨水、顏料等類似的民間用途,但分析人士認為俄國不斷增加進口量,主要仍是用於彈藥產製。根據貿易數據,在過去兩年間,雖然在美國與西方陣營發動制裁下,俄國大幅提高由中國進口硝化纖維素的數量,但同時也持續從包括美國、德國與台灣的公司獲得供應。



 



報導發現土耳其小型公司「Noy İç Ve Diş Ti̇caret」,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成為俄國近半數硝化纖維素進口的渠道,且根據貿易資料,1間名為「Analytical Marketing Chemical Group」、俄國國營喀山火藥廠的合作夥伴的俄國公司,在過去兩年之間向台灣廠商進口了價值70萬美元的硝化纖維素。



 



貿易紀錄顯示,俄國透過土耳其公司向台灣「台硝股份有限公司」(TNC Industrial)【,採購硝化纖維素,台硝公司則在去年向土耳其公司輸出超過500噸該產品,位於德國西部的Hagedorn-NC也在過去兩年,由土國公司轉出口數量大約相等的該款產品;此外,總部位於紐約的International Flavors & Fragrances公司旗下的德國子公司,也曾向土耳其公司出售逾80噸硝化纖維素。



 



雖然前述公司都表示並未生產軍用等級的材料,但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機械工程學教授潘托亞(Michelle Pantoya)表示,民用硝化纖維素經過氮含量的提升程序之後,也可被用作軍火生產,因此美國商務部主管出口事務的助理部長肯德勒(Thea Rozman Kendler),強調正在採取相關措施,限制俄方取得包括硝化纖維素等軍工產業原料,降低俄軍持續作戰的能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