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是不可能還了!」 中國地方政府成最大「老賴」

洪毅    2024年04月08日 14:20:00

中國地方債務問題沉痾難解,政府乾脆兩手一攤,直言「債是不可能還了」,被中國學者形容成是「地方上的最大老賴」,導致地方政府與下轄政府單位、企業及銀行業,以及與民眾之間互不信任,撕裂維繫社會治理秩序的基本信任體系。



 



香港南華早報7日報導,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馮川3月在網易發布以「武漢大學教授調研:地方治理信用透支已成常態,政府成當地最大『老賴』」為題的長文,指出中國地方債務問題已經撕裂了「維繫社會治理秩序的基本信任體系」,日益惡化的地方債務已導致治理危機。



 



馮川舉例,在貴州一縣級行政區,土地財政為1億人民幣,土地是地方政府借貸時最主要的擔保品,但該縣的債務卻高達80億人民幣,土地連每年的利息都不夠付,讓縣長直言「債是不可能還了」,最多就是還利息。



 



縣級行政區「只還利息不還本」,失信於銀行業,然後為了減輕財政壓力,又常向下轄鄉級行政區開刀,河南省有縣政府向下轄鎮許諾的資金補償不到位,山東省甚至有縣政府攔截屬於下轄鎮的稅款,並拖欠該鎮的稅款分配,欠下轄2個鎮高達1.7億人民幣(約7.6億新台幣)。





 






 





 



今年2月,有企業主指控,為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承建的項目按約應給2.2億人民幣(約10億新台幣),但水城區政府竟賴帳只給1200萬人民幣(約5327萬新台幣),向政府討債竟被警方以尋釁滋事罪拘留。馮川的調查則顯示,在無下轄地方政府的鄉級行政區,有鄉鎮乾脆苛扣公務員獎金還債。



 



儘管近期以來,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愈發受到北京當局等各界關注,但是數額仍持續膨脹中,官方數據顯示,今年2月地方負債總額高達41.4兆人民幣(約184兆新台幣),較去年同期上升14.3%,且這還未計入隱藏性債務。



 



地方政府負債累累的主要原因是好大喜功,或面子工程的項目,例如雄偉的市鎮廣場或奢華的建築等,在馮川的訪談中,一名縣長就直言,這些建設來自於政治壓力,例如為了美化當地的生產毛額(GDP)等數字,不能落後於他縣,才能確保仕途,代價是縣長只關注任內成就,不考慮長遠的後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