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動車準備大舉進軍歐洲市場之際,歐盟宣布將對中國補貼電動車的行為展開調查,並指北京此舉扭曲全球市場。
彭博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2日在歐洲議會發表年度咨文時宣布,執委會將啟動針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她表示全球市場正在被廉價的中國電動車「淹沒」,歐盟必須反擊,因為政府巨額補貼使中國汽車人為壓低價格,歐盟不會接受這種扭曲市場的行為。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總經狄弗里斯(Sigrid de Vries)指出,馮德萊恩的聲明是一個積極信號,表明執委會認知到歐洲汽車業面臨日益偏頗的局面,中國的「明顯優勢」已經影響歐洲汽車製造商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
The EU is launching a probe into Chinese subsid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as the bloc frets over the ability of its industry to compete https://t.co/guqFezKu2D
— Bloomberg Economics (@economics) September 13, 2023
啟動反補貼調查是歐盟在不「脫鉤」情況下,減少與中國關係風險的戰略之一,這已在多個領域發揮作用,包括對限制出售先進半導體給北京,對量子運算和人工智慧(AI)產品實施出口管制等。
比亞迪今年擠下福斯(Volkswagen)佔據多年的寶座,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新車銷售品牌,並拓展到15個歐洲國家,其中電動車款Atto 3甚至成為瑞典7月份最受歡迎的電動車,究其優勢就是在中國政府幫助下,擁有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Tesla and BYD have surged ahead Volkswagen in the global EV race ? pic.twitter.com/q6nUtIH92h
— Science Is Strategic (@scienceisstrat1) September 11, 2023
馮德萊恩以太陽能產業慘遭中國擊倒為例,強調「我們不能忘記中國如何透過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影響我們的太陽能產業,許多年輕企業被獲得大量補貼的中國競爭者趕出市場,創新的企業被迫申請破產」。
上周的慕尼黑車展凸顯中國的威脅,包括比亞迪、蔚來、小鵬等電動車品牌大舉出動,紛紛展示新車款,盼從福斯、雷諾等對手搶走歐洲買家。法廣新聞網日前曾報導,這場車展讓德國引以為傲的產業優勢不再,有如「中國人的國際車展」。
歐盟希望在2035年禁售燃油車,這是減碳計畫的一部分,但如果中國積極瞄準該市場,歐盟汽車製造商可能會被淘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