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李克強後事規格比照李鵬 外界關注誰宣讀悼詞

洪毅    2023年11月01日 14:00:00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去世,遺體訂11月2日火化,北京如何處理其後事受到外界關注,港媒指北京處理的規格比照已故總理李鵬,觀察家分析,不能從悼念規格看李克強喪禮是否被打壓,必須觀察遺體告別、悼詞內容,以及誰宣讀悼詞等細節,才能看清全貌。



 



香港明報今天(1日)刊文指出,從2019年7月22日去世的李鵬到上月去世的李克強,北京當局對黨政要員的後事處理愈來愈格式化,李克強的訃告與李鵬相比,在字眼、格式,甚至字數幾乎一致,開頭「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更是一模一樣。



 



李克強與李鵬都曾是黨第二號人物,而中國近30年來,除了第一號「核心」人物外,都依循不開追悼會、不全國哀悼,只在火化日舉行告別儀式,在天安門等特定場所降半旗等,換言之 ,李克強的喪事規格並沒有「從簡」情形。



 






 





 



文章也指出,李克強去世後掀起的一股獻花潮與網上悼念潮,很難釀成「政治風波」,不同於1976年周恩來逝世引發北京「四五運動」、1989年胡耀邦逝世引發「六四風波」,現在中共中央高層並無嚴重內鬥,「寄望李克強逝世重演當年一幕,恐怕會失望」。



 






 



另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李克強生前的作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同,甚至有所衝突,讓外界關注北京當局如何安排其後事。熟悉中國國情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不能僅以葬禮規格,或日程時間等來看李克強葬禮是否被矮化,但如果遺體告別參照李鵬那樣的低調程度,可能會讓民眾認為「感情不符」,「一定會引起很大情緒上的衝擊」。



 



劉銳紹還說,李克強的訃告看來只是平鋪直敘的例行公事,當局如何評價他,還可從悼念儀式上的悼詞觀察,另外還有由誰宣讀悼詞。劉銳紹說,按規格理應由現任總理李強宣讀,就會變成「李強悼念李克強」,屆時坊間可能出現「今日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的標題。



 



由於李克強明天將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火化儀式,當地已成為敏感區域,實施交通管制,所有車輛都須繞道行駛,住在附近的一般民眾則反映無法接收快遞郵件,甚至遠達廣州的鐵道人員,都收到「預警通知」,要阻止民眾搭車到北京上訪,「每漏堵1人,為1次一類差錯」。而天安門四周更已是半戒嚴狀態,要登記才能進入廣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