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7日表示,受惠於疫情後的強勁反彈,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可達5.4%,但壓抑成長動能的房地產及金融債務問題恐長期存在,除非北京當局進行大力 且正確的改革。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IMF官員結束為期13天的中國訪問行程後,7日上修中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各0.4個百分點,預估今年可望達到5.4%,明年因為房地產行業持續不振、外部需求低迷,將放緩至4.6%。
IMF指出,上修經濟成長預估主因是中國第3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以及財政部本季度起舉債1兆人民幣紓困,但受房地產拖累及全球需求不振等因素,經濟動能無法持續到明年,高負債等結構性問題,已讓中國經濟成長不若以往。
The Chinese economy is projected to grow at 5.4 percent in 2023, reflecting a strong post-COVID rebound. But growth is expected to slow in 2024 amid continuing weakness in the property market and subdued external demand. Read our press release here: https://t.co/8pW3o0idr2 pic.twitter.com/LBXX5BGCLu
— Gita Gopinath (@GitaGopinath) November 7, 2023
率領團隊訪問中國的IMF第一副總裁戈匹納斯(Gita Gopinath)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房地產市場疲軟,拖累中國經濟的壓力依然存在,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過渡到正常的水準。目前房地產貢獻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25%以上,一些專家認為,需要將此數字壓低至多10個百分點,才能回到正常狀態。
IMF在新聞稿中指出,中國近幾年來依靠信貸帶動的經濟成長,伴隨失衡不斷擴大與脆弱性日益上升,過高的家庭儲蓄被用於報酬率不斷下降的基礎建設與住宅投資,導致債務水準過高。房地產行業快速擴張導致住房供應過剩,價格上漲也帶來住房可負擔性壓力。從中期來看,由於生產力疲軟和人口老化的不利影響,經濟成長率預計到2028年將逐漸下降至3.5%左右。
戈匹納斯表示,中國政府舉債有助增強家庭經濟信心,但政府也應該讓難以為繼的地產商迅速退場。她還說訪中期間,與中國人民銀行、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統計局、商務部、財政部、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官員會面後,發現官員開始將經濟成長「品質」置於「數字」之上。
戈匹納斯表示 ,她認為高品質經濟成長,包括綠色經濟,將成長動力從投資轉向消費等,並且要加強社會安全網,鼓勵家庭消費而非儲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