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先進封裝突圍 彭博:美中晶片戰開啟新戰線

王能斌    2023年11月22日 15:20:00

美、中之間的晶片戰近年來愈演愈烈,從晶片的販賣到技術與設備的輸出,都可見華府不斷依照其「小院高牆」的指導原則,強化管控手段,但彭博指出,中國似乎仍在一系列限制中找到突破點,利用正在崛起的先進封裝技術達成發展目標,也使得兩國晶片戰開啟了新的戰線。



 



彭博指出,美國拜登政府正不斷緊縮晶片生產技術與生產設備的管控,同時強化美國本土的產能,藉此在晶片戰之中維持優勢,但目前尚未受限的先進封裝技術,卻給了中國一個突破瓶頸的機會。



 



科技產業分析機構Tirias Research創辦人麥葛雷格(Jim McGregor)指出,封裝「是半導體產業創新的新支柱,將對產業界帶來戲劇性的改變」,對於中國而言,雖然尚未掌握該領域的最先進能力,但在未受美方限制的情況下,從該領域切入「相較之下無疑比較容易」,他也強調「封裝可以幫助他們趕上差距」。



 



由於過往業界對於晶片技術發展,側重在電晶體體積的微型化,因此封裝在製造過程中往往較不受重視,多半外包給亞洲地區的企業,根據英特爾(Intel)的統計,目前美國本土的封裝產能僅佔了全球的3%左右,但如今晶片微型化推進至物理的極限,反而使得堆疊晶片成為製程取得突破的最佳機會。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9月下旬出席眾議院聽證會時強調,美國有必要增加自身封裝的產能,因為「晶片微型化有其侷限,意謂著一切的祕方就在封裝」。



 



除了英特爾已加碼挹注在封裝技術與產能之外,美國在去年的《晶片法案》之中,更包括了總額達到30億美元的「國家先進封裝製造計畫」,且最近也正式任命計畫中心主任。該計畫目的是在2030年之前,在美國本土打造多座高產值封裝廠,藉此降低對亞洲封裝能力的依賴,減少國家安全受威脅的程度。



 



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統計,中國掌握全球半導體組合、封測市場的比例達38%,位居國際之首,分析人士也認為,雖然中國先進封裝能力仍落後台灣和美國,但比起晶圓處理,中國較有可能利用在封裝產業所處的地位突圍而出。



 



中國已經擁有數量最多的半導體製造後端部分產線,包括有世界第3大封測廠「江蘇長電」(JCET Group),營收僅次於台灣的日月光(ASE Group)及美國的艾克爾(Amkor Technology),且中國企業仍在擴大其市占率。



 



報導表示,人工智慧(AI)應用所需的高功率半導體需求,是封裝技術突然受到關注的重要因素之一,舉例來說,輝達(Nvidia)AI晶片生產面臨的重要瓶頸,就是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封裝供應短缺,對於目前的局勢,白宮發言人之一的派特森(Robyn Patterson)強調,拜登政府正在「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美國半導體先進技術被用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同時也「持續對於祭出額外手段的必要性進行評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