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日「大鯨級」攻擊潛艦陸續服役 專家:將成為中國重大威脅

王能斌    2023年11月23日 21:51:00

在今年10月,日本最新一艘「大鯨級」柴電動力攻擊潛艦「雷鯨號」,在神戶市川崎重工旗下造船廠舉行下水典禮,預計將在2025年投入服役行列,該級艦全面撘載鋰電池,能有效提升水下潛航速度以及距離,專家認為在美日同盟的背景下,未來「大鯨級」將成為中國在包括南海爭議海域行動時的重大威脅。



 



美國國際關係半月刊「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22日刊登美國極右派智庫「安全政策中心」(CSP)分析師卡琳(Maya Carlin)的專文,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自從「蒼龍級」(Soryu-class)潛艦最後兩艘「凰龍號」(SS-511)以及「鬥龍號」(SS-512),開始撘載鋰電池,自2009年起成為日本潛艦戰力的核心,也是二戰結束至今,日本所建造最大噸位的潛艦。



 



專文表示,在2000年代早期,日本工程師就開始尋求能兼顧成本、速度以及匿蹤需求的新一代潛艦系統方案,並於2005年時提出包括了具備改良式省電技術,與先進偵測能力聲納陣列的方案,能進一步拓展任務半徑,是日本海自極為重視的一環。



 





「大鯨級」潛艦撘載新型鋰電池,大幅提升潛航速度與距離,強化匿蹤能力。(取自日本防衛裝備廳X平台帳號)


 



根據公開資訊,最先進的「大鯨級」(Taigei-class)潛艦全長約84公尺,可搭載70名乘員,排水量約在3000噸左右,略高於「蒼龍級」潛艦,艦上使用的鋰電池,充電速度也優於舊式的鉛酸(lead-acid)電池,使「大鯨級」在面對同級對手時具有優勢。電池製造商GS Yuasa也指出,新型鋰電池可同時提升水下潛航時間與速度,強化匿蹤能力,更具有維護成本較低的特性。



 



此外,「大鯨級」潛艦搭載了6具HU-606型533公厘口徑的魚雷發射管,除了三菱重工(MHI)生產的89式重型魚雷之外,也能操作最新的18式魚雷,以及UGM-48「魚叉」反艦飛彈等。除了甫舉行下水儀式的「雷鯨號」(SS-516),同級首艦「大鯨號」(SS-513)已於2022年成軍,二號艦「白鯨號」(SS-514)也在2023年3月成軍服役,第三艘「迅鯨號」(SS-515)則預計2024年服役。



 



作者指出,隨著美中之間的競爭愈顯激烈,美國與盟邦在印太地區所擁有的艦隊戰力重要性也不斷上升,有鑑於中國在南海、東海等海域軍事行動頻率不斷提升,「大鯨級」以及美、韓等印太盟邦艦隊戰力的強化,也使得中國必須考慮一旦爆發衝突,可能導致的下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