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晶片法案將砸430億歐元打造本土供鏈 專家認為難挑戰美國、亞洲對手

劉孜芹     2023年04月19日 12:40:00

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以及執委會三大機構18日,針對規模達430億歐元的「歐盟晶片法案」內容達成共識,可望在近期正式實施,屆時將在歐洲本土打造在地晶片供應鏈,並吸引外資設廠。



 



不過,比起美國等晶片市場競爭者,歐盟法案的預算及政策內容都相對溫和,能否如預期追趕美洲與亞洲的對手,降低對外國晶片的依賴,仍有待觀察。



 



路透18日報導,「歐盟晶片法案」(Framework of measures forstrengthening Europe's semiconductor ecosystem,European Chips Act)是在去年2月,由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草案,並在本月18日與歐盟兩大立法機構「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以及「歐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進行協商,且對所有內容達成共識。



 






 



「歐盟晶片法案」的主要政策目標,是希望在2030年以前,讓歐洲在全球半導體的市占率能從目前的不到10%,提高至20%以上。具體內容包括透過研發及設廠補貼、簡化投資審查程序、建立供應短缺預警機制等方式,打造歐洲本土的半導體生態系,以掌握晶片生產自主性、降低對外國的晶片依賴。



 



法案將允許歐盟國家補貼新型的晶片設備及研發機構,為「艾司摩爾」(ASML)等半導體大廠打開國家資金大門。此前據報,歐盟執委會最初提議只資助最先進的晶片工廠,不過,歐盟各國政府傾向將資助範圍擴大至整個供應鏈,包括較舊款的晶片以及研發機構。



 



彭博報導,歐盟晶片法達成共識後,即將上路,歐盟執委會負責內部市場政策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推文表示:「在去風險化的地緣政治背景下,歐洲正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藉由掌握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歐盟將成為未來市場的工業強國。」



 






 



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代表協商晶片法案的瑞典工業部長布希(Ebba Busch)也表示,晶片法將讓歐盟從市場依賴者轉變為領導者,也對歐盟的綠能及數位轉型極其重要。



 



雖然歐洲擁有艾司摩爾等全球最有價值企業之一,壟斷光刻機等生產先進晶片的必需設備,但歐洲在全球半導體的市占率只有10%,主要是用於生產汽車的晶片。



 



「歐盟晶片法案」上路在即,但因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激烈,許多政界人士及業界專家擔憂,歐盟的投資額難以實現全球市占率20%的目標,尤其是在歐洲對晶片的需求減少,以及能源價格上漲的困局之下,歐洲晶片產業能否如預期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而且「歐盟晶片法案」的預算規模也不如美國、亞洲水準,可能影響法案的成效。美國去年8月批准「晶片及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其中包括520億美元用於促進半導體生產,另外還有100億美元用於科學研究及開發。南韓也斥資超過4000億美元搶攻晶片、電動車等領域技術。



 





 



歐盟晶片法案達成三方共識後,需再經過歐洲議會和歐盟部長理事會正式簽署,才算完成立法。



 



歐洲議會產業暨能源委員會1月時初審通過歐盟晶片法案,其中包括多名議員對立法宗旨說明條款第7條提出的修正案,即要求歐盟展開「晶片外交」,並點名與台、美、日、韓等戰略性夥伴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安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