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周日即將舉行總統大選,在野政黨聯手共推的人選、曾3度角逐總統大位的律師阿列格雷(Efraín Alegre)表示,若台灣不願加碼投資該國和擴大貿易關係,他若勝選將為了經濟因素而轉與中國建交,被視為直接「開口要錢」,並且這個台灣在南美洲僅存邦交國動向也備受國際關注。
法新社報導,人口約750萬的巴拉圭約有480萬合格選民,而阿列格雷則是中左翼聯盟共推的總統候選人,並在先前的民調中以微弱優勢領先;而代表執政的保守派紅黨參選的候選人,則是44歲的經濟學家貝尼亞(Santiago Pena)。兩人在20日至24日的民調分別為34%與33%,此本屆巴拉圭總統大選共有13名候選人,而勝選者將於8月15日就任。
報導指出,巴拉圭選民所關注的國內問題首要是解決地方腐敗、犯罪率上升以及經濟不振等問題。這兩位目前民調領先的候選人在經濟和國際外交政策不同,但在社會議題方面都屬於保守派,強烈反墮胎和反同性婚姻的立場。該國目前清廉指數在180個國家排名第137,而帶領貝尼亞跨入政界的前總統卡提斯(Horacio Cartes),也因涉嫌貪腐而遭美國制裁。
阿列格雷受訪時表示,若他勝選將重新考慮和台灣的邦交關係,因為「與台灣保持邦交意味著失去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他補充道:「巴國在與台灣保持邦誼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付出了很多犧牲,但我們並沒看到台灣做出了『相應的努力』。」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則在28日舉行的線上研討會,曾擔任巴拉圭財政部、產業暨商務部首席顧問的馬錫(Fernando Masi)直言,過去10年來,巴國面臨人民生活品質下降、財政經費不足及嚴重貪腐等3大問題,但台灣對巴拉圭沒有外國直接投資(FDI),只每年援贈公共建設資金,且金額僅具「象徵意義」,無法對巴國經濟帶來實際影響。
反之,馬錫表示,若巴拉圭轉而承認中國,將能進入中國市場,也能獲得來自中國的潛在投資,且投資可能不僅限於公共或能源建設,也包含巴拉圭努力推動的非農產品產業。並可能促成中國與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談成貿易協定。
不過,美國陸軍戰爭大學(U.S. Army War College)戰略研究所拉美研究教授艾里斯(Evan Ellis)則指出,外交轉向中國並非如外界「浪漫」想像,以為人人都能致富,受惠的往往只有少數政商關係良好的出口商,公共建設標案也多被中企拿去。不僅如此,艾里斯表示,由於巴拉圭體制薄弱,若與中國建交,恐讓北京得以大幅擴大當地經濟影響力,造成所謂「政府俘虜」現象(government capture);中國也不會就此止步,將更積極「追求」如海地、瓜地馬拉等區域國家。
但艾里斯表示,過去兩週期間,民調位居第3的候選人顧巴斯(Paraguayo Cuba)支持率明顯上升,且吸走的多是阿列格雷的票,紅黨有望延續執政。艾里也提到,美國正在進行給予巴拉圭牛肉有機認證標章USDA授權的程序,這不僅能讓巴國牛肉進入美國市場,更能為其打開歐盟、亞洲市場,協助巴國的肉品能進一步向全球輸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