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迴路轉】俄極音速武器專家被控叛國罪 竟是將機密出賣給中國

郭正原    2023年05月25日 09:10:00

本月中旬傳出3名俄羅斯極音速武器專家遭逮捕後被控叛國,沒想到案情「不單純」,路透獨家報導稱,這3人被捕的真正原因與俄烏戰事無關,而是提供極音速武器相關機密給中國。



 



報導指出,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的理論與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希普柳克(Alexander Shiplyuk),在2017年赴中國參加學術會議時,將機密材料交給中國方面。消息人士透露,希普柳克堅稱自己是清白的,且他提供的都是網路上公開可獲得的免費資訊,他被捕的原因此前從未曝光。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科學家馬斯洛夫(Anatoly Maslov)、希普柳克(Alexander Shiplyuk)分別於去年7月和8月被捕;茲維金采夫(Valery Zvegintsev)今年4月被捕後處於軟禁狀態,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本月15日發表公開信,首度證實他被捕的消息。報導引述塔斯社(TASS)自調查人員獲得的消息,馬斯洛夫涉及洩露國家飛彈機密技術。



 





 


 





三名被捕的極音速武器研究專家,分別是馬斯洛夫(左起)、希普柳克、茲維金采夫。(取自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


 



路透報導指出,3人的洩密案件非常敏感因此將會秘密審理,第一個被捕的馬斯洛夫原訂24日於聖彼得堡出庭。俄國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國會上月投票決定將叛國罪的最高刑期從20年加重為無期徒刑。



 



而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的聲援公開信指出,3名學者被認定在先前發表研究學術文章、出席國際研討會時「洩漏國家機密」,但公開信強調,文章發表前都經過嚴格的內部審核,確保不會洩漏敏感情資,而適度與國際交流基礎科學知識,不僅不會有國安疑慮,反而能提高俄國的科學聲望。公開信表示,逮捕事件已引發「寒蟬效應」,不但任職的專家學者不知道要如何把工作做好,醞釀離職潮不說,甚至連最頂尖的人才也不敢前往該院任職。



 





 



根據希普柳克任職的理論與應用力學研究所(ITAM)在2020年羅列的公開資訊,顯示該所與全球各地多所企業、大學以及其他研究中心有所聯繫與合作。其中一間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CARDC),屬於軍方單位。路透報導稱,其王姓主任是一名解放軍少將;該所近期仍有發布許多模擬極音速物體測試的相關新聞稿。



 



路透引述美國蘭德智庫航太專家納庫茲(George Nacouzi)說法,過去幾年來,中國仍在極音速技術方面跟在美俄後面追,而這3名鎮位專家只指參與了研製極音速飛彈的其中一部份,「這是一條漫漫長路,僅有基礎研究並不能讓你獲得極音速飛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