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油國搞內鬨!主要產油國即將在4日舉行會議,但會議前夕卻傳出「豬隊友」俄羅斯近期仍持續大量賤賣原油,導致國際油價不漲反跌,惹惱努力減產以拉抬油價的沙烏地阿拉伯。雙方緊張情勢持續高漲,引發外界關注。
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結盟油國 (OPEC+) 成員4月初突然表示,將全面減產以「救油價」。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一系列供應鏈相關問題後,油價在去年3月登頂,一度突破每桶120美元,隨後持續走低。布倫特原油7月期貨2日每桶報75.03美元,累計一年來下跌近37%;西德州輕原油7月期貨每桶報70.76美元,累計一年來跌幅近40%。
華爾街日報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希望將油價保持高於每桶81美元,以支應大型基建計劃的龐大資金需求,其中包括長達170公里的線形智慧城市The Line等。由於相關計畫未能成功吸引大量外資投入,沙國經濟顧問私下已警告沙國高層決策者,未來5年需要更高的油價才能支撐這些計畫。
A cut in OPEC+ output at its next policy meeting could send crude oil prices higher. But further tests for prices will likely hinge on what Saudi Arabia and Russia decide to do about their own output levels, according to Refinitiv’s Head of Americas Oil Analysts, Jim Mitchell pic.twitter.com/Rnq0fLI5uJ
— Reuters (@Reuters) June 1, 2023
沙國因而急著提升油價,但在各國5月實施減產後,油價卻沒有起色。最近數據顯示,這是因為俄羅斯居中搞破壞,俄國為因應經濟和俄烏戰爭資金需求而沒有履行減產協議。此舉顯然惹怒沙烏地阿拉伯,報導引用消息人士表示,「沙國官員已向俄羅斯高官投訴,要求他們尊重減產協議。」
財經網站「MarketWatch」指出,6月4日是OPEC+自去年12月以來的首次正式會議,外界也關注是否會進一步宣布減產。「沙烏地阿拉伯對原油價格沒有上漲感到沮喪,尤其是在4月份突然宣布減產之後」,Tortoise投資組合經理凱森表示:「我們認為沙國想讓市場繼續猜測油價走勢。」
他也指出,鑑於4月份的減產協議在5月初才生效,而且就算再次減產,也不會產生突襲效果,因此沙國可能不會對當前的產量協議做出任何改變。雖然沙國可能會藉機說服俄羅斯減產,但「考量到需要為俄烏戰爭提供資金,俄羅斯可能更關注短期油價,其目標可能是最大幅度地提高產量,並在遭國際制裁的情況下,以盡可能高的價格出售。」
另外,令人驚訝的是,根據媒體報導,OPEC+已禁止多家重量級財經媒體親自出席周日會議,包括路透社、彭博新聞和華爾街日報都被拒於OPEC+維也納總部的大門外。OPEC+也未說明拒絕這些媒體的理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