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能迎來「破冰」契機? 布林肯訪中的5大看點

王能斌    2023年06月15日 17:20:00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4日與中國外長秦剛通話後,確定將於16日啟程,展開為期2天的訪中行程,由於美中關係自今年初高空間諜氣球事件後急轉直下,布林肯原本計畫訪中的行程也因此延後;與此同時,美方也與盟邦聯手對中國發起半導體科技、設備有關的制裁,使雙方齟齬日深,也讓布林肯此次出訪備受關注。



 



彭博報導指出,布林肯身為美國5年來訪中最高階官員,此行負有重塑美中關係的重任,並面臨包括貿易與智慧財產權、人權狀態等爭議,台灣安全議題、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以及美國針對先進科技祭出制裁等議題的重重挑戰,並整理出5大觀察重點:



 



 



中方接待規格



 



北京當局接待布林肯的規格,是外界一探中國是否願與美方進行高階往來的試金石,由於包括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與其他內閣官員亦有意訪中,因此布林肯訪問期間的接待方式、中國官媒的報導內容,都將成為後續類似行程的參考。



 



此外,美中雙方自5月起就展開拜登與習近平通話的協調,因此布林肯的訪問也將對此產生影響。



 





 



 



各方降低期待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14日談及這次行程時表示「我們必須以務實眼光看待」,強調「不可能因為一次訪問北京的行程,就促成某種突破,或是讓美中互動方式立即轉變」,有意淡化取得突破的預期。



 



而中國媒體對布林肯訪中,相較於今年2月時的正面態度,目前似有噤聲的情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指出,這有可能是北京當局表達對華府不滿的手段之一,因此他認為此行可能產生的突破有限。



 





 


 



穩定美中關係



 



布林肯此行的目標,將聚焦於穩定對全球經貿與地緣政治有重大影響的美中關係;原本布林肯預定今年2月出訪,延續拜登與習近平在去年底會面的有利情勢,但隨後一連串事件都使情形每下愈況。特別是近來發生的兩起軍事摩擦,美軍一架RC-135偵察機在南海遭中國殲-16戰機挑釁、美飛彈驅逐艦「鍾雲號」行經台灣海峽時遭中國軍艦橫插「逼退」。



 



美國國安會前任中國、台灣暨蒙古事務主任何瑞恩(Ryan Haas)指出,美中關係目前「未能穩定朝向某個方向前進,而是隨著每周事件的發展而擺盪著」,且如果發生任何「造成生命損失的意外事故」,那麼就「什麼都沒得談了」。



 





 



 



強化雙邊溝通



 



鑑於目前情況過於艱困,使布林肯踏出的第一步只能恢復雙邊的溝通管道,尤其是軍事事務的聯繫。目前兩國正缺乏減少誤判、防止事件惡化的溝通方式,且中國防長李尚福,也在本月初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期間,拒絕與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會面。



 



何瑞恩表示,雖然不斷升高美國在中國周遭行動的成本,是中國的戰略目標之一,但仍有許多敏感性較低的議題與領域,包括總體經濟的穩定以及氣候變遷,都是能夠有所發揮之處。



 



 



台灣與科技議題



 



台灣問題是美中之間最為敏感、且潛在危機最大的領域,布林肯應傳達拜登政府無意改變現狀的意圖,但同時也應譴責北京對台灣進行軍事與經濟脅迫的行為,雖然這方面並不會有任何突破,但基調必須傳達。



 



此外,雙方也可能談及美中貿易戰,尤其是美方限制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與平台等議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