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對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進行專訪,他提到即便富士康(鴻海在中國的註冊商標)將部分產業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外地,並不會影響該公司未來幾十年的持續發展壯大,因為未來將以電動汽車(EV)為發展主力。
劉揚偉表示,他希望台海兩岸的領導人,都能牢記和平與穩定才是最優先事項。但作為經營一家企業的CEO,他必須考慮到發生最壞情況的打算,例如像是北京當局可能對台封鎖,甚至是實施武力攻台的入侵行動。劉揚偉指出,「業務連續性計劃」已在推動,並且某些與「國家安全」有關的產品的產線,則已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或是越南。BBC提到,這部分可能是指數據中心所使用的伺服器。
鴻海富士康集團以跨國經營的方式,尤其以「美國設計、中國製造」的方式從台灣一家中小型企業發展成消費電子產品大廠,並以製造蘋果(Apple)超過半數以上的3C產品而聞名全球,同時也為微軟(Microsoft)、Sony、戴爾(Dell)以及亞馬遜(Amazon)等大品牌代工。
報導提到,但隨著華府和北京之間的關係惡化,鴻海富士康也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尷尬的處境。夾在世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而這兩個對立國家卻又是推動其發家致富的國家。
此外,鴻海富士康的總部所在地台灣,也是美中兩國對立最大的潛在危機引爆點。劉揚偉提到,包括中國政府在內,多數國家都希望像鴻海富士康這樣的公司繼續在當地經營,因為能創造大量工作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
劉揚偉強調,到目前為止其實緊張的局勢並未對該公司帶來壓力,但當被問到西方近期推動的「去風險化」是否會影響該公司業務時,他證實的確有些海外客戶推動將產線從中國移出,這是由客戶決定而非該公司所能左右。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劉揚偉承認在2022年的鄭州富士康工廠工人騷亂事件,他應該要以不同方式處理。他強調,如果再次發生類似情況,他將不惜冒著得罪蘋果等大客戶的風險,也會完全停產。當時由於中國嚴格的「清零」政策、廠區內缺乏隔離空間加上Omicron病毒株的高度感染性,導致大批員工不滿引發抗議,有數以百計的人寧可放棄這份在當地屬於待遇優渥的工作,也要設法離開廠區返鄉。
劉揚偉提到,接下來鴻海富士康將打入電動汽車製造市場,而製造電動汽車的原理也是電池與電機,因此對該公司來說是相當「熟悉的語言」。公司的目標設定未來數年內,搶佔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5%,而製造電動汽車僅限於單一地點是沒有意義的,因此製造工廠也將分散至美國俄亥俄州、泰國、印尼甚至是印度。不久的將來,鴻海富士康也將開始銷售自己品牌的電動汽車;公司未來的關鍵則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實現生產多元化以及供應多元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