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講這個字危及美中關係融冰 難修復與習近平私交

蔡佳玲    2023年06月22日 15:10:00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本來希望能讓美中間諜氣球事件迅速「翻篇」,未料總統拜登隨口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貼上「獨裁者」標籤,反而掀起波瀾。美媒分析,兩國緊張局勢又迅速升級,儘管外交努力未必功虧一簣,但兩位領導人的私交恐難修復,也將危及美中友誼小船的穩定度。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最新一波口水戰,源自拜登20日在加州募款活動中,以「獨裁者」一詞形容習近平,並稱今年2月中國間諜氣球飄到美國上空時,習近平並不知情,因此才感到尷尬、不爽。中國外交部21日立刻回擊,稱美方有關言論極其荒謬,是公開的政治挑釁。





報導分析,中國的激烈回應,顯示在本周想要穩定關係的外交努力後,美中緊張局勢又迅速升級。文中也指出,拜登稱習近平為獨裁者一事「突破界線」、「史無前例」。雖然習近平非民選產生且擁有巨大權力,符合教科書對獨裁者的描述,但政治分析家表示,美國總統很少會用這麼重的一個詞彙,來形容他們希望進行外交往來的他國領導人。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指出,「遭到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家以貶低的方式提及,我想習近平會認為,這是針對他個人的而耿耿於懷。他希望被視為與美國平起平坐。」



 





 



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訪問北京,與習近平會面就是要阻止兩國關係持續下滑,並在中國間諜氣球事件後建立美中高層溝通,包括為拜登和習近平今年稍後的會談鋪路。



 



文中指出,一個詞彙或許不足以讓美中的下一步接觸計劃整個翻船,但可能會影響拜登修復與習近平的個人關係,波及美中關係的穩定度。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像「獨裁者」這種標籤,只會加深中國對於華府刻意打壓的觀感,「會有不好的影響」。



 





 



拜登先前常標榜自己與習近平有私交,但也曾表示習近平「骨子裡沒民主」,在2020年競選時,更曾稱習近平稱為「惡棍」。他在上台後有不少言論持續激怒北京,包括曾4度明言在北京動武時會出兵協防台灣,但事後遭幕僚澄清美國對台政策不變。



 



專門研究獨裁者的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弗蘭茲(Erica Frantz)指出,雖然包括習近平在內,所有中國領導人在缺乏自由公平選舉的體制中掌權,無疑符合獨裁者條件,「但這個詞彙在政策圈很刺耳,因此政治人物通常不太會用」,除非是為施壓外國政府,或就人權等議題示警時才會用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