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將於6日至9日訪問中國。美中關係緊張依舊,葉倫這次訪問旨在改善兩大經濟體的溝通,以穩定美中惡化的兩國關係。
雖然外界大多認為應降低對葉倫此行成果的期待,不過也有分析指出,相較外交手段更為強硬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葉倫就像扮演白臉的「好警察」,會全力嘗試各種可能,與中國在財政金融問題上「化解分歧」。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6日即將抵達中國,此行主要是為了重建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橋樑。這是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之後,華府高級官員近來第2次訪問北京,此前兩國關係急劇惡化,在台海問題、俄烏戰爭還有國安、貿易爭端上都各執己見。
Janet Yellen is traveling to Beijing on Thursday to meet with senior Chinese officials to discuss how to “responsibly manage our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take on China, we must pursue a policy of peace through strength, not peace through appeasement.
— Sen. Marsha Blackburn (@MarshaBlackburn) July 5, 2023
據報,葉倫可能會與中國新任副總理何立峰舉行會談。行前,她也於3日在華府與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會面,除了提出美方關切的議題,也傳達兩國應「負責任地控管美中關係」,就關鍵領域進行直接溝通,並共同應對全球挑戰。雙方稱這是一次「坦誠且富有成效的討論」。
不過,美國前貿易副代表、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the 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會長卡特勒(Wendy Cutler)坦言,應該放低對葉倫訪問成果的期待,因為她無法修復(美中)關係,也無法回應中國取消出口管制或關稅的要求。雖然美中官員都持續表示「雙方希望建立有效的政治關係」;但他們的行動表明「情況並非如此」,兩國都採取「針鋒相對的政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訪問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及外長秦剛會晤。布林肯會後聲稱,儘管美中之間仍存在重大分歧;但他「期望雙方未來能有更好的溝通及接觸」。然而翌日,美國總統拜登便稱習近平為「獨裁者」,引發北京強烈抗議。另外,中國也宣布自8月起,管制稀有金屬鎵與鍺出口,兩國的貿易爭端從未解決。
不過比起態度強硬的布林肯,葉倫的立場更為彈性,正如她此前宣稱的:「美中經濟的全面脫鉤對兩國來說,將是災難性的,會破壞其他國家的穩定。」有分析指出,葉倫此行扮演的應該是負責安撫北京的「好警察」,因為她不必像國務卿布林肯那樣,一定要提及北京敏感的台海局勢還有俄烏戰爭。
國際貨幣基金(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Kenneth Rogoff)表示:「這就像好警察與壞警察,布林肯是壞警察,葉倫則是好警察,試圖讓中國知道我們(美中)之間有許多共同點,可以一起做些什麼。」
不過羅格夫也警告,這不應被視為葉倫會對北京採取軟弱態度,她可能會在智慧財產權還有市場准入等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US Treasury Secretary Janet Yellen has gone to China as part of high-stakes attempts to rebuild bridges between the world's two biggest economies.https://t.co/dgL5ODGdmA
— Peter Hoskins (@PeterHoskinsTV) July 6, 2023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