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成攻擊潛艦無法出海作戰 美造船廠延宕影響戰力甚鉅 

郭正原    2023年07月13日 20:30:00

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CR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海軍攻擊潛艦受到造船廠延誤影響,有近40%無法部署,對戰力造成嚴重影響。



 



彭博報導,CRS公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美軍現役的49艘核動力攻擊潛艦中,有多達18艘(37%)需要維修而無法出海巡弋;而近4成攻擊潛艦無法部署,已達原先美國海軍設定20%目標的2倍。CRS分析師奧羅克(Ronald O'Rourke)在月初的報告指出,造船廠持續積壓的維修工作已削弱部隊維持日常戰備任務的能力,更使現役潛艦帶來更大的作戰壓力。



 



美國海軍對此則發布聲明表示,問題出在「規劃、材料可用性以及造船廠執行等方面」,目前正積極以新措施來解決問題,最新數據顯示,待維修的潛艦比率從原本的37%(18艘)到6月底已降至32%(16艘)。五角大廈和國會都認為,性能先進的水下潛艦部隊,是美軍面對數量更多的解放軍海軍艦艇的一項關鍵優勢,攻擊潛艦和彈道飛彈潛艦不同,能兼具反艦與打擊地面目標的任務。



 







 



此外,五角大廈也正試圖提高潛艦部隊的曝光度,向中國、俄國以及北韓發出威懾的信息,近期6月時,「密西根號」潛艦才訪問南韓的釜山港。而當前最嚴重的案例則是最先進海狼級攻擊潛艦之一的「康乃狄克號」,在20個月前在南海發生水下碰撞意外,但最快要到2026年初才能重返現役。



 



「康乃狄克號」潛艦


先前發生水下碰撞意外的「康乃狄克號」潛艦,最快要到2026年才能重返現役。(取自DVIDS網站)


 



根據美國海軍6月13日公布的數據,攻擊潛艦妥善率最好的一年是2015財年,當時現役53艘潛艦中,只有10艘進行(19%)正在進行大修。2022年國會問責辦公室(GAO)指出,因為造船廠的延誤,美國海軍在2008至2018年的10年間就損失多達10363個作戰日,相當於超過28年。GAO發言人楊恩(Chuck Young)提到,考慮到造船廠方面設備老舊跟低下效率,這個數據並不令人意外。



 



而美國海軍針對4家造船廠進行改進的20年計劃目前已進入第5年。楊恩提到當前海軍還沒有可靠的成本和進度預估,可能要到2025年才會有比較具體的判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