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中國「去風險化」的認知愈發深刻,加上貿易爭端擴大,兩大經濟體開始脫鉤,今年上半年,中國很可能被加拿大、墨西哥超越,不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成為15年來首見。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銳減542億美元(約1.67兆元新台幣),跌幅達24.3%,是美國前50大進口夥伴中,跌幅最深的國家,也讓中國從美國進口來源國的排名從第一掉到第三。
日經亞洲報導,中國成為「老三」的情景不太可能在6月逆轉,中國今年上半年將不再是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這是中國自2009年取代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以來首見。
今年前5個月,中國商品只占美國進口總額的13.4%,比去年同期減少3.3個百分點,更是過去19年來最低,2015年至2018年時,此數字還在20%附近徘徊。
從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動貿易戰、到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祭出半導體禁令,美國擺脫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並不容易,但儘管有物價攀升風險,對中國「去風險化」的進程依然得到國會兩黨支持,進口轉向盟友的態勢也愈發明顯,例如過去10年來,自東南亞國家的進口幾乎翻倍。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6月曾表示:「一味追求效率與低成本,導致供應鏈變得脆弱而高風險。」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國際經濟學家賽茨(Brad W. Setser)13日在推特貼出包含美中貿易數據的統計,其中棕色線為美國發布的中國進口數據,紅色線則是中國發布的對美出口數據,均顯示貿易額在2018年後陷入停滯,兩者的落差主要歸因於對轉口貿易的認定不同。
Just a reminder, the US data and the Chinese data agree that Chinese exports to the US (US imports from China) are off their peak, but disagree about the level and the post trade war trend ...
(there are missing US imports relative to China's exports)
2/ pic.twitter.com/QEBdWFO2xY
— Brad Setser (@Brad_Setser) July 13, 2023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