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揭露印度洋「神秘重力洞」真相 海面竟比周圍低100公尺

劉孜芹    2023年07月25日 15:11:00

印度洋上存在著所謂「重力洞」(gravity hole),這塊區域的地球引力較弱,因此平均海平面低於其他地方超過100公尺,這種異常現象形成的原因幾十年來一直是科學家致力解答的問題之一。最新研究指出,重力洞附近的地函熱柱(Mantle plume)可能是讓這塊區域重力異常的原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由印度科學研究所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地球物理學家戈什(Attreyee Ghosh)領導的研究團隊,日前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指出,印度洋重力洞周圍的海平面,平均比其他區域低了上百公尺,形成一個圓形的窪地,範圍超過300萬平方公里。



 



戈什指出,地球並非人們習慣認為的是個完美的球體,更像是馬鈴薯,偏向橢圓形。地球各區的密度及性質並不均勻,有些區域的密度比其他區域更大,這會影響地球表面還有重力,甚至出現重力洞。印度洋重力洞是在1948年,由荷蘭地球物理學家邁內茲(Felix Andries Vening Meinesz)發現,形成原因至今是個謎。



 






 



為此,戈什的研究團隊試圖重現1.4億年前的地球地質環境,發現當時的大陸板塊及海洋的位置都與現在不同,密度結構也不同。在經過19次的電腦模擬後,研究團隊終於重現當時板塊的移動、地幔內部岩漿及熔融岩石的變化,在其中6種模擬環境下,發現可能會形成類似於印度洋重力洞的場域。



 



戈什進一步解釋說,模擬的環境顯示1.4億年前,印度板塊和亞洲之間可能存在一片海洋,當印度板塊開始向北移動後、海洋板塊下降到地幔內部時,可能刺激了「熱柱」(Mantle plume)的形成,海洋消失了,讓低密度物質更接近地球表面。其他結果則顯示,在沒有熱柱的情況下,似乎就不會形成重力洞。



 



根據研究團隊的計算,印度洋重力洞大約形成於2000萬年前,難以預測它是否會消失或轉移位置。戈什說,這可能取決於地球的重力異常是否會改變,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或就在瞬間消失。



 





 



不過,仍有許多專家對此提出質疑,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地質學教授福特(Alessandro Forte)認為,這項研究無法解釋一些知名的地理環境像是德干高原形成的原因,也沒有考慮到電腦模擬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



 



對此,戈什坦言,並非所有可能的因素都能在模擬中得到解釋,人們也難以精確地知道地球過去的樣子,模型回溯的時間越早,可信度就越低;但她認為,重力洞形成的原因已相當明確,確實與熱柱有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