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酷熱之時,南半球進入隆冬,但是科學家們卻發現令人不安的跡象:南極海冰面積已連續萎縮至空前低點,今年縮萎幅度更相當於72個台灣,若近年的情況並非特例,而是常態,恐將成為地球生態浩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界發現,今年7月中,南極海冰面積與1981年至2010年間同期平均相比,減少2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阿根廷的面積,也是45年前有數據以來的最低紀錄。
As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welters under a record-breaking summer heat wave, much further south, in the depths of winter, another terrifying climate record is being broken. https://t.co/o8yYCRdf5M
— CNN (@CNN) July 30, 2023
南極7月中旬海冰面積的次低紀錄就發生在去年,而今年的海冰面積,又比去年減少160萬平方公里。
學界認為,這是數百萬年一遇的情景,但是科羅拉多大學波羅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冰川學家史坎伯(Ted Scambos)說:「從過去的系統去討論這件事的機率已無意義,因為如此情景說明整個系統都變了。」
Scientists are worried they could be witnessing the start of a slow collapse of Antarctica’s sea ice. By now there should be about 16.4m square kilometres of Antarctic sea ice. This week, there was only 14.1m sq km. An area bigger than Mexico has failed to freeze. pic.twitter.com/xChbDUxxER
— Ecokonnexion (@ecokonnexion) July 30, 2023
不同於北極海冰的不斷下降,過去幾十年來,南極的海冰消長並無規律,但是從2016年開始,南極的海冰面積急速下降;史坎伯說,當前的變化相當「極端」,表明相較於過去45年,最近兩年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南極海冰過度縮減將造成生態與環境浩劫,例如企鵝與海報的棲地縮水,讓海洋溫度上升,導致沿海冰層更易消溶或剝落,更糟的是,減少海冰反射陽光,讓陽光直接照進海水,對暖化的影響如惡性循環。
史坎伯認為,南極可能永遠或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恢復到15年前的狀態,不過,美國科學機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科學家史多佛(Julienne Stroeve)表示,南極海冰變化較大,要判斷當前是否為新常態仍為時過早。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