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砸錢擴產成熟製程晶片 美歐擬祭反制措施防傾銷

郭正原    2023年08月01日 12:40:00

在美國實施制裁後,中國獲取先進製程晶片的來源已遭到廣泛的限制,然而北京當局卻投入數十億美元的經費,加速擴充成熟製程晶片的產能。美國與西方擔憂,中國試圖以其擅長的大量生產低價搶市方式,擊敗外國競爭對手,現正討論要採取何種新策略予以反制。



 



彭博報導,目前俗稱的先進製程一般是3奈米技術生產的半導體晶片,而28奈米或以上技術生產晶片則通稱為成熟製程,成熟製程技術已問世十多年,也是智慧性手機、電動汽車以及軍事硬體設備等各種電子產品所需的關鍵組件。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美國和歐盟官員對中國大量投資製造成熟製程晶片的作法感到擔憂,怕會重蹈太陽能產業的覆轍(中國在太陽能面板的市佔率超過80%,矽錠與矽片市占率達97%)。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7月底一場研討會中提到,「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補貼成熟製程晶片生產,導致產能過剩的問題,這是我們需要思考並與盟友合作解決的問題。」拜登政府雖未公開置評,但一名官員表示,雖然尚在蒐集信息評估的階段,但顯然這已是檯面上即將面臨的問題。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由戴利(Robert Daly)與特平(Matthew Turpin)撰寫的文章提到,美國和其盟邦應保持警惕,以阻止、減少中國新興半導體公司的「非市場行為」。文章更強調,「隨著時間發展,可能會導致美國與盟邦對中國供應鏈產生新的依賴(雖然尚未發生),從而影響美國的戰略自主權。」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時期,跨國供應鏈停擺讓包括蘋果公司等大型企業都陷入困境,凸顯成熟製程晶片的重要性,這場衝擊讓經濟蒙受數千億美元的損失。美國和歐洲因此計劃建立自己的晶片廠,希望減少對亞洲的依賴。



 



美國去年的制裁措施,遏止中國發展先進晶片的製造能力,但基本上未影響14奈米以上技術的相關發展,中國依然可以用極快的速度興建新工廠。報導引述的數據認為,到2026年時,中國將有26家生產8吋與12吋晶圓的製造廠,而美洲則只有16家晶圓廠。



 





 



荷蘭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艾斯摩爾(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提到,當前著眼電動交通時,需要考慮到能源轉型、工業領域的物聯網、電信基礎設施的建構、電池技術,這些都是成熟半導體晶片最佳的切入應用的地方,而這正是「中國正處於領先地位之處」。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