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烏克蘭移除基輔地標上蘇聯國徽 加速「去俄化」

劉孜芹    2023年08月07日 17:47:00

聳立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的「祖國母親」雕像上的蘇聯國徽標誌,6日已經被更換為烏克蘭國徽上的三叉戟,是烏克蘭「去俄化」的最新行動,凸顯烏克蘭正在逐漸擺脫俄羅斯及蘇聯的歷史遺緒。



 



英國衛報報導,這座高約62公尺、重約500噸的巨型鋼製雕像名稱是「祖國紀念碑」(Motherland Monument),又名「祖國母親」(Fatherland Mother),建成於1981年5月9日,坐落在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右岸的小山頂上,屬於戰爭博物館的一部分。這座雕像是為了紀念蘇聯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士兵。



 






 



「祖國母親」是手持寶劍還有盾牌、嚴肅地凝視東方的女戰士,右手的寶劍長約16公尺;左手則握著一面8公尺長的盾牌,盾牌上還刻有蘇聯國徽的象徵:1把交叉的鐵鎚還有鐮刀,周圍則環繞著麥穗。現在,蘇聯國徽象徵已遭移除,並由烏克蘭的「三叉戟」國徽所取代。這座雕像也將更名為「烏克蘭之母」(Ukraine Mother)。



 



烏克蘭政府從2016年開始,便計畫移除雕像盾牌上的蘇聯國徽,但由於資金及結構安全問題,遲遲沒有行動,直至今年7月。基輔當局在7月下旬先將盾牌上的拆除部分移至地面,8月5日開始安裝500公斤重的三叉戟,但因天氣不佳與俄軍空襲而遲至6日上午才完成所有作業,預計8月24日烏克蘭獨立日前完成最後調整。



 






 



2014年在獨立廣場革命期間,烏克蘭民眾推倒列寧的雕像,拒絕獨裁主義及共產主義,並要求與歐盟建立更密切的關係。2015 年,也就是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第2年,烏克蘭通過法律,開始計畫消除共產黨統治時期的標記,象徵還有雕塑。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採取一系列、更積極的舉措,以加速「去俄化」,拆除許多公共場所與蘇聯、俄羅斯有關的建築物、紀念碑,並重新以烏克蘭歷史人物、藝術家、詩人還有士兵等名字為城市街道命名。



 



去年12月,烏南重鎮敖德薩(Odessa)便將市中心、已有百年歷史的俄羅斯凱薩琳大帝雕像拆除。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