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底以來,中國多處遭受洪水襲擊,多座城市被淹沒,除了人員傷亡之外,更造成數以百萬計的人受災,損失的財產更難以估計,然而也讓外界質疑,為何中國從2015年以來提倡的「海綿城市」(sponge cities)概念,多次未能發揮作用。
路透報導,中國長期以來都在尋求有效應對極端天氣的方式,來降低人口稠密的城市遭受洪水和乾旱的影響。而「海綿城市」的概念則是提倡盡可能的利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來調節水量並改善城市的排水和蓄積問題。具體的做法包括使用透水瀝青、修建新的運河、水圳或是蓄洪池以及保留濕地,藉此除了緩解城市的內澇問題,還可綠化環境。
然而,中國快速的都市化使大片土地都被密不透水的混凝土所覆蓋,原本傳統作為洪氾區的河流兩岸也被開發利用,導致多餘的水量無法宣洩。
中國654個中大型城市中,多達641個存在洪澇災害風險,每年約有180個城市會面臨洪澇危機。然而據今年1月的統計,654個城市只有64個制定了實施「海綿城市」的具體措施辦法。相關研究人士認為,政府對「海綿城市」建設關注都處於最低程度,呼籲盡快由國家制訂相關辦法。
報導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即便「海綿城市」已全面實施,也無法應對今年的洪災。河南鄭州已是最積極推動「海綿城市」概念的城市,在2016至2021年間共耗資近600億人民幣,但依舊無力應對2021年面臨的當地史上最大暴雨。相關專家認為,「海綿城市」的概念只能應對一天之內200毫米的降雨量,然而2021年7月鄭州的暴雨,每小時雨量就已超過200毫米;這次北京、河北7月底的暴雨,連續3天半的時間內,有測量站就測得高達745毫米的雨量。
即便已具備完善「海綿城市」建設的城市,都無法應付極端氣候,而這次受災的河北、東北地區,實際上更缺乏相關的水利建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