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近日發表經濟數據,顯示其已進入通貨緊縮狀態之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華盛頓郵報指出,這反映中國當前陷入通縮、失業率升高的經濟狀況,與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通膨、高就業率的趨勢截然不同,中國經濟更可能長期疲軟,甚或可能「永遠落在美國後頭」的情景,可能會加劇中國動盪,對台灣等地恐非吉兆。
華郵記者記者泰勒(Adam Taylor)在文中表示,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滑0.3%,美國上揚3.2%;中國16歲至24歲青年6月失業率達21%,美國則是就業機會多於失業人口,「綜觀全球,中國才是個例外,而非美國。」
?Deflation in China??! China's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year-on-year growth rate in June dropped to -0.3% (prev. 0%), and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year-on-year growth rate dropped to -4.4% (prev. -5.4%).?
?More Info: https://t.co/QH4NtYAjtS pic.twitter.com/WLqiLDM5gJ
— MacroMicro (@MacroMicroMe) August 9, 2023
今年中國官方設定5%的經濟成長目標,但考慮到去年封城防疫的衝擊,學者認為,若將此因素排除後,可能只相當於成長3%,與美國今年2.5%的預測值相去不遠。
美國等地擔憂經濟衰退,中國的經濟問題可能更麻煩,清零政策衝擊經濟活動,又倉促結束,留下嚴重後遺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支出顯著縮水,經濟疲軟,美中關係惡化又讓外國投資大幅下降。
經濟專家波森(Adam Posen)在外交事務雜誌(Foreign Affairs)說,中國經濟奇蹟「已然結束」;華郵報導則指,中國想達成在經濟上超越美國的夢想,恐怕只能「永遠被延遲」。
My new analysis @ForeignAffairs
Why China's slowdown is economic long COVID and will persist, and
Why that means US strategy should shift to an open door for exiting Chinese assets, not containmenthttps://t.co/Ntlk10rJAU
— Adam Posen (@AdamPosen) August 2, 2023
中國的經濟軌跡與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失落的30年」有相似之處,但泰勒指出,日本是個運作良好的民主國家,中國不但專制,且日益封閉,現在連討論通縮等話題都成禁忌。
此外,習近平不放棄武力攻台的企圖,也令外界擔憂,北京會不惜發動將全球都拖入泥沼的戰爭。
香港東方資本董事總經理柯里爾(Andrew Collier)表示,沒有國家喜歡經濟疲軟,而中國又特別喜歡對外逞強,領導層又愛面子,讓經濟變得非常不透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中國無法像日本那樣有序處理人口高齡化及經濟放緩等問題,讓中國的情景「變得更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