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訪】紐時:賴清德低調過境美國 不願被視為「麻煩製造者」

劉孜芹    2023年08月13日 11:00:00

我國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去、回程將分別過境紐約、舊金山,此行格外低調,沒有會見美方重要國會議員的計畫。



 



紐約時報分析,素來對中國立場強硬的賴清德,想要藉由這次出訪,向選民與華府作出保證,展現穩健、可靠的形象,如果他當選,不會馬上改變台灣地位,台灣會很安全。



 



紐約時報報導,賴清德擔任總統特使出訪友邦巴拉圭,去回程將分別過境紐約、舊金山。這篇報導以「作為台灣總統參選人訪美,他(賴清德)謹慎行事」為題,引述台灣官員及學者看法,作為在台灣總統參選人,且目前民調領先,賴清德可能會在過境美國時展現出沉穩、低調的人格及態度,預期他會非常自制,不會發表過激言論。



 



 



沒有會見美方議員計畫



 



2名因涉及內部規畫而匿名的核心幕僚透露,賴清德過境紐約將會見僑胞,在主流暨僑界人士宴會致詞,在舊金山可能也有類似安排,沒有在過境期間發表重要談話、或會見美方重要國會議員的計畫。



 



賴清德這次出訪反映隨副總統身分而來的低調安排,低調正好符合賴清德的政治目標。



 



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國際法學者宋承恩指出:「賴清德以總統參選人身分過境美國,是傳達他已準備好的訊息。他想傳達的是,不論是未來選戰期間或他的國際角色,他都是穩定、可信賴的。」



 



 



展現更沉穩、可信賴一面



 



賴清德向來直言批評北京,如今身為台灣總統大選民調領先者,可能在12日起過境美國期間展現更沉穩的一面。台灣、北京及華府密切關注他過境美國,研判他當選總統後可能怎麼處理台美、兩岸關係。就算低調過境,中國仍可能拉高台灣周邊的軍事行動,凸顯台海衝突風險。



 



隨著中國軍事實力提升,外界對北京以武力統一的憂慮加深,台美夥伴關係已成為嚇阻武統的關鍵。多數台灣選民不希望兩岸統一,也不希望兩岸衝突;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曾說想維持這種模糊現狀,不願見到北京或台北攪亂一池春水。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台灣總統即將換人做,外界惴惴不安。無論誰當選,美國都會和他合作,但領袖更迭仍充滿變數與風險。



 



 



不是麻煩製造者



 



賴清德上月出席後援會造勢時說,「台灣總統可以走入白宮,我們所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經達成了」,引發一陣風波。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他的發言引發美方關切,美國官員要求台灣方面澄清賴清德爭議言論。



 



賴清德過去曾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目標從路線保守的蔡英文手中接棒的他,也得向選民和華府保證,自己會是「一雙穩定的手」。紐時報導指出,賴清德企圖化解外界對他當選總統後將追求徹底改變台灣地位的焦慮,曾說「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只代表他希望更充分行使台灣現有主權。



 



國際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盧業中分析:「賴清德想讓美國與盟邦安心,希望所有人知道他不是麻煩製造者。」



 



賴清德出訪登機前說,此行將讓國際社會了解台灣是堅持民主、自由、人權的國家,同時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也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維護印太和平穩定所做的努力。整段發言只簡短帶過此行將過境紐約。



 



 



解放軍若無動作,可能被視為軟弱



 



多名專家表示,中方可能藉機在台灣周邊展現軍力。



 



報導分析,北京希望民進黨明年1月敗選,圍台軍演可能引發選民反彈,不利主張兩岸加強交流的的國民黨選情。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如毫無動作,外界可能視為軟弱。中國海事局已在賴清德出訪前發布12日至14日東海軍演訊息。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即使沒有這樣的特別政治場合,今年解放軍騷擾台灣的程度已經很高。解放軍絕不會讓這樣的重要外交事件就這樣過去。」



 



去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在台灣周圍發動大規模軍事演習。蔡英文總統今年春季出訪友邦過境洛杉磯期間會見現任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北京隨後發動的軍演天數較短、規模較小。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