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之死讓六四重演? 習近平如何安排治喪成挑戰

周昱君    2022年12月01日 13:40:00

前中國領導人江澤民逝世,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紐約時報指出,中國領導人之死往往是政治的戲劇張力顯現的時刻,而在反封控的「白紙運動」遍地開花之際,習近平如何因應江澤民的死亡,如何在悼念的同時,避免江澤民變成對抗當前政權的象徵,成了習近平的挑戰。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其中一個導火線是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逝世。紐時引述紐西蘭漢學家白傑明(Geremie R. Barmé)觀點,認為胡耀邦因死去而成了「英雄般的烈士」,他生前在民間聲望反而沒那麼高;類似六四的事件今天仍可能重演,特別是在當下的懷舊氛圍之下。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者王惠玲(Lynette H. Ong)也說,雖然江澤民不像胡耀邦那樣受歡迎,但中共政權如何哀悼江澤民仍然「可能引發更多憤怒」,「至少也會給群眾一個正當理由聚集、哀悼」。



 



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認為,習近平可能利用哀悼江澤民的活動,試圖藉此「走出孤立狀態」,但接下來是「從六四的惡夢中解脫,抑或是重演當年,我們只能靜觀其變」。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研究員林和立對後者並不抱太大期待,認為江澤民之死「並不會在中國政治引發連鎖反應」。



 





2012年江澤民出席中共十八大會議閉幕。(資料照片/美聯社)


 



根據新華社,習近平30日與寮國領袖見面時表示,「沉痛悼念江澤民同志,將化悲痛為力量,按照中共二十大的部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在微博上搜尋「江澤民」,絕大多數的哀悼貼文都來自於官方的「藍V」帳號,一般網友無法對江澤民之死發表評論。推特的中文群體中,對江澤民的看法則出現分歧,有人「緬懷」他掌政時相對於習近平的時代,管制較為寬鬆;但也有人指出,無論如何江澤民仍舊殘酷迫害了宗教自由和少數群體,主張民眾不該悼念一位獨裁者。



 





2019年10月1日中國建國70周年,胡錦濤(左起)、習近平、江澤民、李克強出席活動。(資料照片/美聯社)


 



中國作家慕容雪村在推特上表示,「維穩是從江澤民時代開始的,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建的……習近平的上台也是他一手促成的」。維吾爾族倡議人士伊利夏提則指出,江澤民在1990年代屢次血腥鎮壓維族抗議,「對維吾爾人,江是屠夫!」許多網友直言,江澤民的「光環」恐怕是靠習近平才「襯托」出來的。



 



美國之音中文網形容江澤民,「功過是非,一言難盡」,他任內經濟蓬勃發展,卻也「腐敗成災」;一方面迫害法輪功和民運人士,一方面卻也是「和平移交權力的第一人」。



 






 



紐時指出,習近平怎麼安排哀悼、紀念儀式,成了重大考驗。若參照鄧小平去世時的經驗,習近平可能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江澤民的悼念活動,與會者除了政商界重要人士,也可能包含江澤民的家屬。因應疫情,賓客人數可能受限,但無論活動規模多小,仍得考慮一個問題:是否邀請江、習兩代之間的領導人胡錦濤。



 



根據新華社公布的江澤民治喪委員會名單,胡錦濤也是成員。然而,在10月的中共二十大會議上,胡錦濤曾遭「架離」出場,引發外界對胡、習二人關係的揣測。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