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卓別林變成邱吉爾 澤倫斯基赴美國會演說寫下歷史

周昱君    2022年12月22日 16:15:00

12月21日,聖誕節將至的時候,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登上美國民主的最高殿堂。81年前的此時,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也曾赴美,在聖誕節後一天、12月26日來到美國國會。身穿軍綠上衣、站在美國國會議事堂的澤倫斯基,跟當年一襲西裝打扮的邱吉爾,同樣以句句鏗鏘的演說,打動世人。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將兩人相提並論;她和她父親都身處於歐洲爆發戰爭的時代,也都見證歐洲重要政治人物橫渡大西洋,向美國人呼喊民主的訴求。裴洛西指出,當年邱吉爾說英國軍人從事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他們「不只捍衛自己家園,更在捍衛每片土地的自由大業」;如今,烏克蘭人也在做同樣的事。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美國國會以英語發表演說。(美聯社)


 



(延伸閱讀:用流利英語發表國會演說 澤倫斯基:美國的錢不是做慈善,而是投資民主



 



英國廣播公司形容,澤倫斯基「跟隨邱吉爾的腳步」;正如邱吉爾,澤倫斯基的個人魅力,還有他不懈捍衛民主的努力,讓他成為民主自由陣營的英雄人物。



 



邱吉爾在美國國會演說不久前,日本才剛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正式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他說,戰爭中「最好的消息」之一就是美國終於為了自由而「拔劍」,讓「被征服的歐洲人民能再一次抬起頭來,抱持希望」。這一次,澤倫斯基赴美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向美國人傳達類似訊息,盼美國跟歐洲一同挺身對抗暴政。



 





 



儘管邱吉爾與澤倫斯基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當時與今日卻是兩個不同的時代,過去與現在的美國政局更是截然不同。目前美國並未直接參戰,而在兩黨對立漸深之際,部分共和黨人也並不支持援助烏克蘭。



 



法新社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可能樂於被比擬為二戰期間的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Roosevelt),但他可不希望俄烏戰爭擴大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不過,對澤倫斯基來說,前往白宮與拜登會面,又登上美國國會殿堂演講,卻替他的政治生涯記下重要的一筆。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2019年澤倫斯基勝選後,曾盼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但最後不僅川普沒來,原定到場的副總統彭斯也未現身。此後,澤倫斯基多次表明希望赴白宮與川普會面,卻遭川普政府施壓,被要求白宮之旅的前提是烏克蘭須調查拜登的兒子杭特(Hunter Biden)。



 



等了三年,澤倫斯基以民主代言人之姿來到白宮,更獲得國會議員鼓掌致敬。從一個不被看好的政治素人,到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領袖之一;有媒體比喻澤倫斯基如此轉變,就像是深諳政治諷刺之道的喜劇演員卓別林,搖身一變為善用語言力量的政壇大將邱吉爾,也讓世人再一次對他刮目相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