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關注XBB.1.5變種病毒 歐盟「強烈建議」中國旅客行前準備陰性證明 

郭正原    2023年01月06日 11:15:00

在各國擔憂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再度擴散至全球之際;德國衛生部長表示,正密切關注目前在美國流行的XBB.1.5變種病毒株,同時德國也將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時須進行1次快篩。



 



路透社報導,德國衛生部長勞德巴赫(Karl Lauterbach)5日透過推特發文稱,當局正密切關注具有高度傳染性,已佔美國病例4成的XBB.1.5變種病毒株,是否已擴散至德國境內。



 



Euro News網站報導,歐盟5日已同意將「強烈建議」中國赴歐的旅客,在登機前48小時取得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還要求所有往返中國與歐洲航班的旅客應配戴醫療口罩: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的瑞典,則敦促成員國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隨機檢測」,並監測班機廢水以找出變種病毒株的蛛絲馬跡。



 






 



以下是各國針對中國旅客採取的入境管制措施:



 



歐盟:1月5日同意將「強烈建議」中國赴歐的旅客,登機前48小時取得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並要求所有往返中國與歐洲航班的旅客應配戴醫療口罩。



 



日本:所有從中國入境,或入境前7天有中國旅遊史的人士須接受篩檢,若為陽性則須隔離7天。來自中國、香港與澳門的班機只可在東京羽田、成田、大阪關西、名古屋機場降落1月8日起將採用準確度更高的PCR檢測,並要求搭乘中國直航班機入境者,須檢附COVID-19陰性證明書。



 



南韓:僅開放仁川機場降落,並要求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PCR)檢測,或在行前24小時進行抗原檢測,確認陰性後才能登機赴韓,在抵達後還須做落地檢測。該規定7日起也適用香港、澳門旅客。



 



北韓:暫時禁止中國公民入境,且包括北韓公民在內,所有入境人員都必須接受30天的隔離觀察。



 



美國: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中國政府不公開篩檢與染疫病例數,也不與國際分享基因序列資訊,為避免新變種流入美國,自1月5日起,中、港、澳三地入境旅客,須繳驗2日內新冠檢測陰性證明。



 



加拿大:衛生當局宣布1月5日起,中國入境的旅客須出示搭機前2天內的COVID-19陰性檢測證明。



 



義大利:衛生當局12月28日宣布對所有來自中國以及過境的中國旅客實施新冠檢測,並對新變異株檢測進行基因定序。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呼籲其他歐盟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入境旅客實施強制性採檢。



 



西班牙:中國入境旅客須出示COVID-19採檢結果陰性或疫苗完整接種證明。



 



法國:衛生部宣布1月5日開始,所有從中國入境的旅客,皆須出示搭機前48小時內進行的PCR陰性或抗原快篩證明。



 



英國:根據1月5日起生效的規定,中國旅客必須在登機前提交陰性檢測證明。當局也會對對抵達的旅客進行「抽樣檢測」,以監測可能出現的新型變種病毒。



 



澳洲: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於元旦宣布,由於無法從北京當局「取得疫情和基因體定序的充分資訊」,因此決定1月5日起,自中國入境的旅客須提供48小時內有效的篩檢陰性證明,此規定也適用於香港、澳門地區。



 



瑞典:1月7日起,要求非瑞典與歐盟的公民在入境時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德國: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入境時須進行1次快篩,呈陽性則必須接受隔離,另外還會進行隨機抽檢。



 



比利時:與德國相似,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快篩,另外還會進行隨機抽檢。



 



卡達:1月3日起,中國旅客必須提供48小時內的PCR陰性報告。



 



印度:從中、日、韓、香港、泰國與新加坡入境旅客,元旦起須接受PCR檢測。



 



(延伸閱讀:澳洲防疫政策轉彎 中國入境旅客須提交新冠陰性證明



 



(延伸閱讀:【怕爆】中國飛抵米蘭2架班機近半數染疫 義大利宣布強制對中國遊客全面檢測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