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正出手毀台灣「矽盾」? 專家:美應正視台灣憂心

王能斌    2023年02月18日 15:50:00

近年在科技與產業發展之下,半導體與晶片的地位水漲船高,在新冠疫情下引發的全球晶片荒,更使其成為攸關國家安全與發展的重要課題,也因此讓台積電(TSMC)赴美設廠一事成為各界關注焦點;部分人士認為美國藉此減弱台灣在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恐使「矽盾」(silicon shield)失靈。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17日刊登專文,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助理研究員鮑爾-里格斯(Aidan Power-Riggs),以「台北憂心華府正削弱矽盾」為題,針對台灣晶片製造產線外移至美國一事進行分析。



 



文章指出,台灣半導體產量佔全球的60%以上,且先進製程(指10奈米以下)晶片更達到92%的極高市佔比,使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扼有重要戰略地位,最新的分析也指出,假設台灣遭到中國封鎖,使晶片產業受到影響,全球該年度經濟恐將蒙受2.5兆美元(約75.98兆元新台幣)的損失。供應鏈如此高度集中的情況雖然使外界不安,但對台灣領導層反而是重要的地緣政治資產。



 





 


 



矽盾理論指出半導體對台灣構成了雙重的屏障,首先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極度依賴台灣的半導體,因此使得中國領導人必須估量武力犯台可能付出的經濟與軍事成本,並發現自制才能將利益極大化;尤其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卻不見其效,除非出現可取代台灣的供應鏈,否則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仍是最佳選項。



 



其二,包括美、日、歐盟等重要經濟體的產業發展,也對台灣半導體的供應有所依賴,因此維持台灣的自主,無異於維持其重要生存利益,形成了矽盾的另一層屏障;但也有看法指出,正由於台積電的重要性,使得中國必須想方設法將其奪下,對此,作者認為,台積電的產出有賴美國與其盟友產業提供的原料,因此即便中國得逞,在前段供應受阻下,產出也必定大受影響。



 



在美中競爭的大環境下,拜登政府深知半導體的重要性,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更將晶片稱為美中戰略競爭的「起始點」(ground-zero),然而華府試圖提升晶片生產能力的政策,恐將直接傷害台灣矽盾地位,使雙方在政策制定上面臨兩難,但全球各國為尋求經濟發展,正紛紛致力於晶片生產的去中心化,矽盾的防護力無疑將隨著時間而退化。



 



因此作者表示,美國官方應該公開表示對於台灣的憂心有所認知,並且強調美國的晶片政策並非聚焦取代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地位,反而有助於凸顯台灣地位的重要性,此外,美方也應強調協助台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的立場,並透過持續進行的美台貿易談判,展現對台灣安全與發展的堅定承諾。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